再续前缘
最近在读《参透生死》,自然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死亡的话题。
之前身边偶尔传来有关他人死亡的消息,要么直接绕过去要么自动屏蔽,很难产生一些触动的链接。总之觉得不吉祥不愿触碰。
再读这本书,已慢慢开始接受和面对死亡这件事。刚刚过去的11月份,恰逢疫情期间,先后有两位优秀的本土作家和画家相继去世。
得闻消息有所触动,尤其作家刘渊老师我曾有幸与他一起参加活动有过一面之缘。此外,在录制有声书时,我也有缘朗读了刘老师的一篇文章。
逝去的二人皆是才华横溢,他们皆创作了优秀的文章和画作。这些作品带着他们的气息永远的留存了下来。真不明白,上天怎么会忍心把这些传播善美的人带走?是要带他们去天堂见到更多的善和美吗?
这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无疑又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更多的留下他们曾存在过的痕迹。而更多的普通人和平凡者又该如何是好?他们真的就甘心这样平平淡淡走过一生,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什么吗?能带走什么?又能留下些什么呢?
当我可以开始触碰死亡的话题时,我写了一篇短文,以写作的方式缅怀这位一面之缘的老师。之后托朋友方便时将这篇文章转给刘老师的家人,希望能带去一份慰藉。
真心感谢我那位朋友!他收到文后,亲自去了逝者家中,代表大家去看望家属并送去了慰问关怀。并郑重回复我已将文章转给刘老师的家人。看到留言心里有一份温暖和抚慰。
由此,朋友也发出了倡议,希望大家以诗文的形式一起来祭奠疫情中在孤单寂寞中离开了我们的刘渊老师。
因为刘渊老师的人和文,以及后来逐渐对他的了解,让我对前辈更为敬重。再读他的文,突然间就多出一份亲切。很奇怪,这份亲切是在他走后;是在他走后文章的字里行间;他的音容笑貌一如照片中和蔼,浮现在书中与我娓娓道来。
如果这一切能像电影倒带播放,把时间拉回,我脑海中会有一个画面。让他来听我读他的文,听听刘老师会怎样点评通过声音进行二次创作后的作品。或者与他坐下来一起听那些有他作品的录制音频。
那时,哪怕是他嘴角欣慰的一抹笑容,或是眼角含笑的一道皱纹,再或是眼神中的一道光,都足以是那个当下彼此最开心快乐的事情。
每位作者都需要能读懂他作品的读者,每位读者也在寻找能让自己读进去的作者。与书中文字能相遇,这是需要一种缘分的。
刘渊老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人去文在。愿我们还能在书中与刘渊老师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