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每天写1000字读书

总是在寻找的路上——评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

2016-11-14  本文已影响86人  书啦圈

作者:春田花花

导言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时,人们都会想起来总是遗憾错过奖项的村上春树。提起他来,就不得不提在村上春树作品中有重要地位的“青春三部曲”—— 《且听风吟》、《1973 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其中《1973 年的弹子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此村上春树开始了对“自我”的追寻和探索。逃避、寻找,开始成为村上春树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主题,而在本书中,却没有成长,只留下了“我”一个,只留下了无尽的空虚。

作者: [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译者:林少华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01日)

ISBN:9787532745975

最优版本纸质书底价:亚马逊(RMB:17.30)

最优版本电子书底价:暂无

内容简要介绍:

《1973年的弹子球》的主人公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翻译事务所,日子平静却茫然,昔日的记忆常浮上心头。此时一对双胞胎女孩住进主人公的房子,在她们的陪伴下,主人公不断想起过去的事,他的初恋女友,大学时迷恋过的弹子球机,并开始追寻过去,而他的朋友“鼠”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无目的无理想,最终选择逃离城市。他们看似一直在寻找,可始终没有寻找到真正想要的事物。

两条主线,两个迷茫的人

《1973年的弹子球》作为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且听风吟》里的人物设定,都有迷茫的“我”与“鼠”,不知过去故事的爵士酒吧吧主“杰”。在本书中,村上春树叙事使用了两条主线,分别是和朋友一起开翻译事务所的“我”和1970年从大学退学的 “鼠”,两条主线交叉进行,这是两个人的故事,作者却也提到“这既是“我”的故事,又是被称为“鼠”的那个人的故事。那个秋天,“我”们住在相距七百公里的两个地方。”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两个人物经历不同,故事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本质,也许没有“我”,也没有“鼠”,“我”甚至无名无姓,既无自我介绍,其姓名也不会出现在书中其他人物口中,好似作者只是写了一个空虚孤独的化身,那就是“我们”。

故事发生在“我”和昔日朋友鼠分离之后。“我”和朋友开了一家翻译事务所,鼠从大学退学,且闭口不提退学的原因,没有职业,没有理想,整日的生活便是去中国人杰开的酒吧里喝酒。他们共同困扰在爱情中,“我”的生活被莫名其妙的双胞胎女孩闯入,最后她们又轻易离开,而鼠因为购买打印机而和女友结识,又因情感淡去,决心离开她与这座城市。这两个人的交集,从文中我们只能得知这来自于1970年他们共同在杰的爵士酒吧里打弹子球,他们都是弹子球的疯狂玩家,致力于打出六位数的分数。两条主线,都开始于结识新人物,也都结束于人物告别离开,只留下二人自己,应和了村上春树一直以来的怅然若失的主调。

背景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华的日本,而今天的我们却能够毫无隔阂的接受到主人公的情感与之共鸣。不论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寻找与自我都是永恒的主题,迷茫的不至是书中的人物,更是书后的我们。

(我与鼠交往的时候,1973年的弹子球摄影图片,图源自网络)

1973年的日本与弹子球

文人写文难以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1973年的弹子球》在1980年出版,而书中的背景是在1973年,是日本战后约三十年的时间,正处于所谓“日本战后经济奇迹”时期。此时日本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村上春树却怀有隐忧,并以此创作了此部作品,写了一个迷茫、孤独、怀疑的1973年。而他的隐忧并没有感觉错,从1973年开始便是日本的经济平稳增长期,1986年就是“泡沫经济”,接着就迎来了萧条期,而日本人尚沉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自信中。这些,或许连村上春树也没有完全预想到吧。

在日本的80年代,也是日本的娱乐厅和弹子机房盛行的时候,人们着迷于这变相的赌博游戏,砸入大笔大笔的金钱,就像是文中的“我”,不去大学上课,把打工的钱都扔到弹子球机里。对此,村上春树特意用了大篇片段写了弹子球这个意象,绝不仅仅是表现时代的变迁,正如他在文中提到的,“除了换成数值的自尊心,从弹子球机中你几乎一无所得,而失去的却不可胜数。”弹子球机这种游戏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于国于民无用,反而腐蚀人心,村上春树因此发出了嘲讽的评价,与此对应的,主人公曾深深着迷的弹子球机,最后却在冷库中被收藏着,像是收藏在墓场中的尸体。村上春树也借弹子球机之口,“一切粗糙不堪,脏乱不堪……”或许隐喻着他对更好时代的期待与彼时堕落时代的厌恶。

绝妙的细节隐喻与轮番登场的人物

村上春树最擅长细节隐喻。从金星和火星上的抱怨居民,到具有时代意义的弹子球,和没有名字和过去的双胞胎女孩,被举行葬礼的旧配电盘,被收藏在冷库中的弹子球机们,还有反复重复“入口和出口”的比喻,都带有调笑和讽刺的意味,每个细节,都带有藏而不露的细节隐喻和哲学意味,人们不甘于雾里看花,又明白这才是最好的欣赏方式,于是反复在心里琢磨。

而本书的人物的出场也是采用了来一个走一个,再来下一个的写法,正是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这种写法可以使我们专注于人物本身,因为登场人物专一,反而更能体会每个人物的内心与思想感情。村上春树曾提过,在本书中的写法是受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所影响,在场景的轮换变换中,人物的变换置身其中,在这种快速切换的场景和人物中,带给我们强烈的撕扯感,加倍了作品给我们的感受——孤独与茫然,追寻与自我。

(被弹子球机催眠的人们,图源自网络)

夹杂在现实描写中的荒诞想象

村上春树作品最为突出一点的,就是为人称道的荒诞想象。常常在仿佛现实的描写中,夹杂着荒诞的意象。金星和土星的居民讲的星球上的景象,借虚拟星球的居民来表达他隐晦的不满;没有名字,只靠胸前印着“208”、“209”两个数字的海军蓝运动衫来区分的双胞胎女孩来去古怪;甚至给被替换下来的废旧配电盘举行葬礼的举动;“我”与弹子球机的对话像是弹子球机正是活人。这些游离在现实和荒诞的情节,总是让人恍惚,这是一部现实小说,还是一部虚幻小说?

村上春树的作品永远不会让人读得轻松,看似荒诞的想象总是隐射着什么,读他的作品同样是在解密,明明是平和朴实的语言,心情却总是不知不觉沉下去。翻到最后,却总是又意犹未尽——还想看主人公再往后的故事,不知不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主人公身上。也许“我”和鼠都找到了人生的寄托,摆脱掉迷茫孤独的状态,正如将来的我们。

(村上春树生活照。图源自网络)

结语

从“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到“事物必须兼具入口和出口,此外别无选择”到“任何东西都好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方向”,总是反反复复地诉说着寻找与逃避。“我”和“鼠”在世界的两端,“我”和“直子”在世界的两端,“我”和弹子球,也在世界的两端,连同被分离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我们好像总在寻找,我们好像总是丢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