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故乡的夏
故乡的夏,闷热,但不失热情。一辆三码车飞驰而过,瞬间泥土飞烟四起,混合着汽油味。
故乡的夏,尤其雨后,更美。滚烫的大地被雨洗刷之后,变的清爽了,空气中凉凉的还夹杂着清新泥土的气息,这时即时三辆拖拉机奔驰,也不会再“狼烟四起”。
喜欢雨后,被雨刷过的感觉。寂静,清新,青蛙四周鸣起,“呱呱呱”,“呱呱”,有时还觉得挺有韵律。
想我故乡的夏。故乡的夏,充满的是热情,充满的是欢乐。
天气开始闷热起来,麦子也就开始熟了。金黄的麦穗,整齐的排列着,一眼望不到边,一阵风,金涛麦浪的景象映入眼底,美不胜收。“咯咯咯咯”一阵清脆的笑声,伴入耳中,让人陶醉。
最开心的莫过于捡麦子。
麦子熟了,大人们都忙着割麦子,收麦子。麦子一垛一垛的放着,然后再一垛一垛的被叠放在车上。两人齐心把捆好的绳子一拉,绳子末端扣在车厢扣上,就完成了。最后用拖拉机“突突突突”的,把摞的高高的麦子运到大麦场。说起大麦场,也只有那个时候有。没有麦子的时候,它是一片空地,我们小朋友可以手拉手玩游戏,可以翻跟头,还可以放风筝,比现在的广场宽广的多。一到收麦季节,就更热闹了,每天天不亮,就听到“突突突突”的拖拉机的声音,不是忙着拉小麦,就是碾麦子。所以,麦子被从田地里运到麦场,目的就是在空地上把麦子均匀铺平,然后拖拉机拉着一个类似于石头的石墩(专门用来压麦子),“突突突突”的转圈。一圈一圈的转,不是为了戏弄麦子,而是把麦子碾碎,省去用手搓的功夫,不到半晌,麦子便噼里啪啦的脱落出来。说起碾麦子,也是我最童年记忆里最有趣的一段。大人们觉得效率高,我们孩子们只是觉得好玩,还能帮忙。所以,我们小朋友经常会站在拖拉机后的石墩上,添个重量,也给自己添个乐趣,一圈一圈的转,自己开心的要飞了,真不知道那个时候太阳底下热不热。
有时候帮不上忙,自己就搭个伙伴,拿个大布袋,手拉手,蹦蹦跳跳的往田地方向奔去。我们的主战地不是地里,而是地里和麦场的那段路。对,捡麦子。这条路,好多车经过,都是拉的满满的一车子。路,那个时候,又都是土路,一个棱接一个的。一车的麦子走过,歪歪扭扭,高低起伏,嘟嘟嘟嘟的总会抖落下几根来。所以,我们一路上,到处都是零零散散的一根一根的麦子,跟捡金元宝似的开心。有时,我们会选定一辆车,瞅准它的绳子捆的不紧,又一路颠簸,麦子经不住要掉下一片。于是我们私底下窃喜,狂奔不止,跟着车跑了好一段路。有时失望而归,有时惊喜而载!那时,凹凸不平的土路,是我们的地利,麦季是我们的天时,伙伴们就是人和啦。所以,每次总会满载而归。累了,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选一个拐弯处,上坡或是下坡,再加上路比较凹凸不平,这样下来,我们算定,几辆车里必定会有一辆,被抖的撒出好一垛麦子,那时我们就可以一抢而光。我们还得学会看眼色。如果开车的人不知晓,那我们就窃喜了,如果知晓,也只好耷下脸,等待下一份“美餐”。
捡麦子,有战略,有团队,有策略;有惊喜,有失落;有歌声,有笑声,有咒骂声。总之,留在内心的是那份纯真的快乐。快乐的太阳也是快乐的,汽车走过带起的泥土也是快乐的。不怕太晚晒的黑,不怕泥土呛的慌,不怕热汗大背淋,只喜小麦到手的快乐。
当然,捡麦子回来的奖励是换个大西瓜吃,忒甜,甜到心里去。
故乡的夏,满满的快乐。泥土的味道,雨后清新的味道,知了的杂叫声,布谷鸟的声音,雨后青蛙的呱呱呱叫,麦子的味道,至今回忆起来,都是快乐的味道。
想我故乡的夏,乡村田园的夏,小屁孩嘻嘻哈哈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