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之地的超脱—《西藏生死书》

2021-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少年书生志

        人们总该是惧怕死亡的,因为他们喜欢人间,喜欢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活着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没有得到自己的一切之前没有人愿意死亡的。其实在我看来,谈不谈死,怕不怕死,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人都在天堂或地狱门口徘徊着。纵然你位高权重,纵然你富甲天下,纵然你学富五车,纵然无敌天下,最终还是要到地下报到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兵败乌江,拔剑自刎,固然可悲。他的老朋友、老对手刘邦也不过多活了十几年,多享受了一点儿荣华富贵,附带还因为废立太子的事情跟吕太后生了几场气,因为防范韩信等人叛乱而少睡了许多夜好觉,最后他躺到病榻上才悟出了人生终有一死的道理,以至于拒绝医治,一命归天。当然,除了像刘邦这样达观的皇帝外,也有很多非常怕死的,有的信佛,有的炼丹,还有的派出团队去海外寻仙,结果都是徒劳无功,最终都乖乖地躺进陵墓安息去了。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正如《活着》里的富贵一样,惨剧在他身上依次上演,面对着亲人一个个的离自己而去,自己却在选择苟活着,这是一种迫于无奈的斗争与生存的选择,是出于动物本能和人性的挣扎。

      相比于活着,死亡才是人们更害怕的结果,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活着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切,而死亡就以为眼前的一切的烟消云散,留给自己的只有一抔黄土和不见点点星火的深坑。所以人们不愿意死,不,人们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但倘若你读过《西藏生死书》,你会渐渐明白对死亡的预想正是对自由的预想,正视死亡把我们从被人强迫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到一切一切的自由,这也是结束一段旅程以后,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的跃升。一粒尘埃既有三千大世界,可见人类的所处的婆娑世界这只不过是三千大世界中的一小千世界,可能连一小世界都不如。所以生或死只不过是在三千大世界中的转化而已。

死亡既肉体的死亡,而精神不死,如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安慰众人时所说:“你们认为死亡很可怕吗?”“死亡只不过是两种情况:第一,死亡就好象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的!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所以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可以同很多贤哲见面,这很好啊!”。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正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之一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面对死亡,我们要选择不畏惧,要选择勇敢,要始终相信我们的生命已经绽放了属于它的光芒。

      最后,我不惧怕死亡,但是我更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为了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之旅,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