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2023-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晚起画蛾眉

      一直觉得用文字描写声音很难,因为声音本身是听得到、却看不见的,而文字是一种视觉的呈现。将声音描摹得可触可感,使读者身临其境,是一种本领!

    《长相思》中关于音乐声音的描写令人击节赞叹:

湖上忽然起雾了,雾霭缭绕,船儿犹如在雾海中穿行。船娘怕和别人的船撞上,多点了几盏灯,沿着船舷摆上。估计别的船也是如此,所以时不时能看到点点灯光在雾气中时隐时现,犹如星光一般在云海中闪烁。
      微风送来一阵悠扬的琴音,随着风忽有忽无,在白茫茫的雾气中,琴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清晰时明媚悦耳,犹如十里桃花风中舞,模糊时呜呜咽咽,犹如一树梨花簌簌落。

      声音清晰时“犹如十里桃花风中舞”哇!这真是明媚阳光又着炫美无边的惊喜;声音模糊时,“呜呜咽咽,犹如一树梨花簌簌落。”把音乐的力量转念成视觉艺术的效果,那一树梨花簌簌落下时仿佛有美一人,梨花带雨,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怜悯……

    声音,那看不见的声音居然在作家笔下可以看见了,有了画面感!

    这,就叫通感!

    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钟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