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吟诵1
我很想写一写与吟诵结缘的经历。
今天提起笔,发了一会儿呆,却不知从何写起,回顾自从在晋如诗塾三年的学习结业以后,我再也不敢拿笔写诗词或文章以及有关文字了。晋如老师的高雅用词,我怕写不出来会给老师丢脸。但基于昨天(癸卯立秋)我直播章灵泓老师,首播她教《春江花月夜》的章氏吟诵调,我又积蓄了传播吟诵的兴头,重拾旧笔,来理一理我这一路走来的美好遇见。
这要从我的孩子小远说起。
2015年小远大班,当时楼下有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识得很多字,小远说,我要是也能识很多字,就可以自己读故事了。从那我便开始有计划地带他识字,读寓言故事,读蒙学经典,我爸给我的一本《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开读并识字,里面有《三、百、千、千》和《笠翁对韵》的内容选读。一个学期后,他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这本书从头到尾差不多会背诵了。
到了一年级后,班里有个小孩姓谢,和我们同一个小区,前后楼,早就知道这个小朋友有个非常牛的哥哥,是他们的父母自己教的,这兄弟俩都没上过幼儿园,我们孩子上幼儿园玩时,他们父母在家教孩子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在入学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吴老师介绍了他们兄弟俩,因为这个小谢同学的哥哥也是吴老师上一届的优秀学生、刚毕业上初一,小谢同学又分到了吴老师班上,吴老师就我们全体家长介绍了小谢同学的哥哥和参会的爸爸,还让他的爸爸讲了话。小远在受到激励后跟我说:“妈妈,我们也在读《论语》还有什么比《论语》还高级的书吗?”我说:“有万经之王的《道德经》、群经之首的《易经》都很好,还有一部《山海经》。”当时小远已会很多字了,阅读现代文基本可以了,但读经,还是会有很多生僻字,在他主动要读经典的愿望下,我又订了全本的《老子》、《易经》《论语》,北京燕山出版社带拼音版,就这样,我领着、有时也哄着小远一起读这三本经典,同时我用137方法每天记日记,日记记录着我和小远的读经内容、读经方式、读经天数,在137这个方法中,我发现,每个星期7天读同一
本经典规定的内容3遍,7天21遍,每日浸润。有时孩子不到一周就会背诵了。这个方法对孩子背诵挺管用,在他一年级时就背完了全本《老子》、《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时就背完了《论语》、《百家 姓》《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上》;三年级就 会背诵《孝经》《大学》及三百多首古诗、《幼学琼林》的一大部分,接着又学习了50篇精选的《古文观止》内容和初中文言文,发现孩子背诵能力加强,但是忘得也快要经常的把以前背过的内容拿来复读。从一年级开始《山海经》成了他每日背到学校去的课外读本,二年级的时候他一边读着原文,一边能够解释《山海经》里面的一些句子,书都翻烂了。因为没有整体检阅,也不知道他到底讲的怎么样,只知道他喜欢里面的很多神话故事。我们读一《易经》也是有规律地一遍一遍地读完,记得二年级时他读《易经》打卡7遍。
孩子很喜欢读各种经典,但同时也要大人陪同和鼓励,他后来每天在喜马拉雅录音,编辑、发布等、三年中录的音频累加起来近3000条,每条音频少则两三分钟,多则40分钟,共11个专辑,感谢那时的喜马拉雅上传速度挺快。
今日感想:记录时,回顾小远的读经与成长,是想让看到文字的你也能重拾经典,一起陪同孩子读书,书香浸润,见证孩子的成长,明天继续文字分享。
汪江月
2023年8月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