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多在乎钱,只是习惯了没钱的生活方式

2017-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描乱写的阿青

01

岁末年初,相信很多人都在回顾总结自己的2016,顺便再展望一下即将到来的2017。

我也不例外,随后,我发现了自己很致命的一个缺点:太节俭了。

继续深究,我发现我倒也没怎么在乎钱。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性神奇的在我身上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02

我不那么在乎钱:

我压根不知道我现在三张银行卡里到底有多少钱。

也不了解每个月月初扣掉的贷款到底是几百。

也并不会深究钱到底花哪了。

可是,看似如此对钱不在乎的我,却过着比谁都节俭的日子。

买东西之前考虑的并不是这个东西我喜不喜欢,而是先看一看标价。

除了必须的日常开销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我腰包里掏出钱。

毕业一年半,只主动给自己买过一件50块钱的棉袄。(剩下置办的鞋,手表,包等等都是男朋友送的,并且我还觉得没必要。)

为了等一块钱的公交,硬生生错过好几趟空调车。

坐了一个月的免费公交,高兴地就觉得自己赚了好几十。

……

03

为什么现在生活明明已经比以前好太多,却仍要将自己活成贫民户的样子?

因为穷不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我已经将穷活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只是习惯了没钱的生活方式。

我回顾了自己不长不短的二十几年,才发现我是从小穷到了大。

小学到四五年级,家里才会给我零花钱,一周一块钱。

从小就觉得方便面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长大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肯德基麦当劳叫做垃圾食品。

那些路边摊,糖葫芦,棉花糖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都是奢侈品。

很多衣服都是各种亲戚穿剩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初中。

高中一个月所有的生活费只花一百块,剩下的会存起来。

到了大学,学费是国家贷款,生活费是贫困补助。

假期,在自己的观念里从来没有旅游的概念,不然就是死宅,不然就是回家。

可是,我从来没有因为穷而感觉到自卑。这也是唯一一点贫穷没有改变我的地方。

04

从小到大,脑子里一直绷着一根弦,那就是省钱。

可是在物质及其匮乏的90年代这样做没错,当我们毕业步入社会后,这样省钱究竟还有没有必要?

为了省钱,会花大把的时间来比较价钱,拿时间来换金钱。可是对于年轻的你来说,究竟哪个更重要不言而喻。

为了省钱,会尽量拒绝社交活动,可是这正是你获得人脉的好机会。

为了省钱,会死宅在家,有时间也不去旅游,可是年轻的时候不出去看看,丰富人生阅历,到老了不但没有力气远走,更没有什么可回忆了。

05

因为省钱,让我们错过了太多生活的美好,更不懂得享受生活。

也许,最大的影响就是,长大后的你,通过努力已摆脱贫困,但你仍然会习惯性耗时去对比价格,而不是去选择质量最好的,或者你更喜欢的。

这种贫穷感已经由物质上转变成心理式贫穷,在你做选择时影响你的判断,拉低你一生的格局。

我想,这才是贫穷生活带来的最大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