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第一部 “合作学习”——

2023-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果园里的耕作者

3阅读书籍:《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作者:佐藤学 著,钟启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0年8月第1版

印次:2022年1月第23印刷

开本:16开

阅读内容:P26-P258

阅读记录:第一部 “合作学习”——课堂的风景

7.教学模式的转型

一、对转型的焦虑

倘若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施体现每一个学生挑战性学习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不采取小组学习是不可能的。

“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但教师仅仅关注于“上课”本身,未能直面关键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因此需要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二、客服闲谈

有的教师担心实施了“合作学习”学生就会闲谈不止。其实上课教师本身废话就太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合作的课题过于简单。“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达不到的水准。

在学生之间只要不产生相互倾听的关系,或许就不可能期望“合作学习”的成果。但是,反过来说,不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与互学关系就难以培育。

三、保障效率

尽管“合作学习”的实施或许有损于“上课”的效率,但学习的效率是不会收到损害的。

同步教学的效率是削弱了学习的经验、放弃了学习困难学生、忽略了寻求发展性学习的学生的兴趣而得来的效率。

实施“合作学习”并获得成功的教师绝不会拖教科书进度的后退。其方法有两个。一,果断地处理单元的展开,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内容;该压缩的压缩、该拓展的拓展。二,把“合作学习”作为“挑战性学习”来组织,亦即高水准地设定“合作学习”的课题。这样,“合作学习”就能够融汇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内容,使得互帮互学得以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