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红利》4: 信息的奇妙
导言:信息本身是简单的,单薄到一条信息只能够承载一个诉求。但随着互动的延续,单条信息的承载能力又会悄然增加,完成初期所不能的职能。另外信息的不断自我进化,通过让自己变得不断丰富,让用户和企业的消费、使用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信息的传播因子
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行为是一种快速扩散的病毒,信息的质量本身(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利益及其传递的资讯)承载着病毒所具备的感染能力,并且推动着信息在人群中再次传播。
那么,在社交网络中最受追捧的信息有什么特征呢?
书中做了以下归类:涉及利益的、娱乐、情感(好奇心,八卦心,泛滥的爱心,侠义心)等等,总之,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充斥着情感/情绪和利益。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微博中”寻找丢失小孩“这类信息总是能够引发大量关注转发,即便自己并不能帮上忙,但是也会善意地希望“能够帮上忙的人能够看到”,这就例证了上述所说的“泛滥的爱心”。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公众表达爱心与慈善的门槛和成本降低,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转发+评论的动作就能够帮到有需之人,这使得大家也乐于参与。
同时,网络中所裹挟的“侠气”也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经常在社交网络所看的“小摊小贩斗城管”这类事件,这经常会引发网友的热议。显性的动力因子同样是因为参与评论的门槛减低,人们在转发评论中就能感受到帮助弱小的侠义之气。以至于,一度“围观改变中国”成为新的可能。
而在书中,作者认为其实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侠义心”更是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同时裹挟着相应的负情绪。从背后来看,这其实反映的是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平等,社会能够有所改变的希望。
这也就是微博之于中国的显著意义:有一个广场,人们可以相对充分地交谈。这种自由,尽管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却依然令我们念兹在兹。
信息的轻与重
这是书中另外提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微博似水,信息像水流一样快速流动在关系链条中,我们将它描摹为“轻”
相反,QQ空间中内容呈现更加丰富,这暗示黏住用户的时间会更长,用户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去浏览好友的信息,我们将这种更多环节、更高难度、更多事件的操作体验用“重”来对应。
微博信息迭代太快,用户在接收海量的信息的同时,一方面享受着“冲浪”般的快感,另一方面快感本身难以留存住用户的耐心。我们很难在微博这样一个空间中,耐下性子。所以“刷”空间成为一种常态。但微博信息的碎片化,让SNS游戏在这样的时间里显得非常沉重。相较于QQ空间的生存环节,微博中的游戏显得举步维艰。
在这样一种使用场景中,作者提出新的游戏与微博平台的结合。即:轻量级。
轻量级的核心在于:简单和慎重。简单的意思是说:用户能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花费时间更短。如同书中所列举的“测试你的另一半”游戏,用户只需要填写一些简单的选项即可;但另一方面,简单并不意味着随意和体验下降,慎重强调对用户的尊重,要让用户知道你是认真做这件事情的。这中间就需要度的把握。具体对轻量级游戏特点的描述,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图像:
首先,得有简单的使用过程。使用越复杂,越会将用户拒之门外;
其次,必须有迅捷的愉悦反应。玩的过程中愉悦感与成就感快速释放,让用户不断接收到互动的奖励,能够留下来;
再者,社会化的分享,使得这些愉悦能够流动开来,吸引更多人进来;
最后,展现最High的哪一点,将一些优质用户创造的内容推荐出去。一方面给予优质用户激励,另一方对于新用户也是一种潜在的引导。
同时这种“轻量级”结合方式,又暗含着书中“信息即服务”的趋势猜想。
我们可以想象:当在微博上看到用户分享一条来自某个应用或游戏的消息时,点击这条消息,就可以直接享受这款应用所提供的服务,或者直接体验优先。每条信息都将成为服务、应用与游戏的直接入口,用户的动作越来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