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登上了泰山!
儿子心心念念要爬泰山,丰县离泰山虽不过200多公里的路程,然每次回去忙东忙西,总不能成行。
8月回丰县,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秦先生终于敲定了出行的日期,也提前查看了泰山的天气。15号,一家子扶老携幼出发了。
天朗气清。
我们把车停在红门停车场后,就在路标的指引下拾级而上。
上山的下山的,都络绎不绝。
泰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不算太高啊,体力一向很好的大儿乐乐说。一千五百米,确实不算高,可为啥古代帝王都要来泰山封禅?
孩子们起初是欢脱的,我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激荡着我,我必是要登临绝顶,赏玩''齐鲁青未了''的,因此绝对不要坐缆车,登泰山而坐缆车还有什么意思呢?
孩子爷爷推开我们递过去的登山杖:我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吧,用不着这玩意!
路上遇到下山的人,双腿一撩一撩的,看吧,我们下山时也得这样。你们登到这里用了几个小时?他们问。两个多小时吧!上山还得几个小时?四个多小时吧。
好嘛,四个小时。
孩子们一路追逐,乐乐一直领先。他平时喜走路跑步,假期里又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篮球体能训练,体力好啊。
爬着爬着不行了,先前不要登山杖坚决不坐缆车的老爷子眼见露出疲态,一直欢脱的辰辰也闹着让这个背那个抱的。
一点多爬到六点才到中天门,这不行啊,老的少的看来是坚持不了了。于是稍事休息,吃了个晚饭,兵分两路。老爷子带着辰辰坐缆车,我们四人继续攀爬,虽然外甥女一万个不乐意再爬,懒家伙,就是要治一治她的懒病,南天门会合。
这段路才是最艰难的,尤其是十八盘。
终于登上了泰山!有图有真相,莽莽苍苍的山峰之间极陡的一段路就是十八盘,路尽头的建筑貌似就是南天门。
天渐渐暗下来,我们的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尤其外甥女,老是落在四人行的最后,说,我都不是我了。
一路上坚持、鼓励加上哟呵呐喊,总算来到了南天门。
身上的汗经山顶的风一吹,是真冷。我们瑟缩这脖子找那爷孙俩,然后又找住处。定好闹铃睡下不提。
感觉没睡多大会儿,外面嘈杂起来。很多人是租了军大衣在外面坐着,这冷风吹,一夜也够受的。许是他们起早了?
没多大会,''嘭嘭嘭'',有人敲门:起床了,起床了,看日出了!看了看时间,才四点!
四点就起来看日出?未免太早了点。可是晚了就站不到好位置了,就喊这个叫那个,起床草草收拾,租了军大衣,就汇入向上攀爬的队伍。
雾霭沉沉,黑压压的人群,闪烁的电筒光,呼啸而过的山风。
我们裹紧大衣,只有一个方向,登临玉皇顶,等待日出。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写日出的文章,正如我们的情形。
我们倚栏听风,眼巴巴地望着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天色微明,五点三十,三十一…三十五,哇哦,太阳出来了!人群开始躁动开始欢呼,大而白的太阳在远山之上的天空中跳跃,云气明灭,变幻如此之快是我在平原未曾见过的。
终于登上了泰山!就那么几秒钟,太阳又被厚厚的云气遮盖。瞧见上图那个伸着左手的家伙了吗?他大概伸着手这样站了十来分钟,就等着摄影师傅抓拍呢,至于拍没拍到,还真不知道呢。
大家都不愿散去,盼着再次跳跃而出的太阳,也或者看到缭绕的云海。
终于登上了泰山!似乎不可能了,下山吧下山吧。此间吃了个早餐,来个小插曲。明明辰辰就在我身边,我付钱的当儿就不见他了,于是各种喊,各种找,各种联想,谁知这个小屁孩自己跑到饭馆里面了,说,太冷了,进去取暖。可吓死为娘了,喝口稀饭暖暖心。
人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不假的。这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下坡容易上坡难''的逻辑显然不一样,下坡容易说的是人要走下坡路不费劲,而要走上坡路就要付出努力,努力才能向上。
而对于爬山来说,下山真的蛮辛苦的。膝盖酸软小腿发抖啊,仨孩子却没有一个喊累的,老爷子却不行了,拄着登山杖扶着栏杆颤巍巍退着往下走。
终于登上了泰山! 终于登上了泰山!边下山边赏景,天朗气清,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