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曾氏家学解经方法 儒门正坐
传统曾氏家学解经方法 儒门正坐
广东粤秀书院
曾庆宁先生自小接受传统家族文化熏习,对《大学》及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从近几个月来,读经教育再度在大众传媒上引起的争论,到经典学习的方法;从个人修身,到家庭教育,甚至到企业管理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之应用的博大精深。
以儒家经典《大学》为例,本次讲座上,曾先生亲自传授传统曾氏家学独有的解经方法,让大家过三重门:文法、行法和心法,以登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雅之堂。
儒门正坐
读书之前,先要把心安下来。这是修身的体现。《大学》总纲有曰:“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也是正坐的要领。
止外——外止
定身——身定
静气——气静安心——心安
虑外——外虑
得内——内得
至 善
端身正意,调整呼吸。让呼吸变的均匀,缓慢,深藏。心静,而心安。通过调整呼吸,可以把正心集中起来,把心从不专一变为专一,不正式变为正式。读书本身是专注,不专注的读书容易跑神。虽然跑神也可以读,但心眼是口没有合一。这种读法,读的越多,身心分离越明显。当信息不能自然链接的时候,读经典就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所以,读书之前把心安下来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们进入读书状态的前提。
从近几个月来,读经教育再度在大众传媒上引起的争论,人们发现现代的读经方法似乎有问题。有问题需不要需要改呢?于是,产生了如何读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从过去的要不要读经,变为用什么方法来读经。这是民间读经教育践行十几年后面临的升级挑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体制内外全面复兴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此众说纷纭之际,我们诚邀本书院的客座教授曾庆宁先生来传授曾氏家学独有的解经方法。 曾氏家学独有的解经方法称为三重门法,认为解读传统儒家经典需要过三重门,即文字门、行事门和心意门,对应的方法为文法、行法和心法。通过三重门法可以使人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雅之堂。
****
【 閱讀 · 轉發 · 投稿 】
▼更多分享 · 法寶結緣
www.yuexiusy.com
投稿 · 2594274072@qq.com
咨詢 · 020-87650048
微信公眾號:廣東粵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