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第6天 什么是优秀的语文老师
一堂好的语文课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学问,有思想,有情趣,有才气,有胸襟。
第一,有学问。
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而教师的魅力主要就是学识的魅力。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要让学生感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更多地来自阅读。
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俯视古今,联通中外……这样的课不但能吸引学生,而且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考与创造。
第二,有思想。
这里的“思想”既是动词也是名词——指能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通俗地说,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准确把握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只会复述教参,人云亦云。学生思考的火焰只有用教师思考的火种去点燃。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第三,有情趣。
有的语文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知识准确,但就是枯燥沉闷,学生依然不喜欢。这样的课让人说不出什么问题,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细想起来,是因为这样的课少了一点情趣。多年来,我们研究思考教育教学,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或者说站在教师的角度,而忘记了“儿童立场”,即要符合儿童的特点,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设计我们的教学。
如何才能达到“有趣”?语言的风趣机智,让课堂活泼和谐;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课堂的情趣取决于教师的情趣。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激情澎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潇洒浪漫……他在的课堂上,或开怀大笑,或热泪盈眶,或古典雅致,或新潮时尚,总之让学生感到既受益又好玩,不仅喜欢语文而且喜欢甚至迷上语文课。
第四,有才气。
李老师说:“如果放在过去,你们都是文人,而文人就应该有文人的才气。现在我们喜欢说某位会写文章的人是‘才子’或‘才女’。其实,语文教师人人都应该是才子或才女。”
语文教师应该写得一手好文章。我们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我们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我们也不一定是作家,但我们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而这里的“气质”和“情怀”都应该体现在自己得心应手的文字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
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化”学生。
语文教师还应该有一副好口才。课堂上,或丝丝入扣,或诙谐幽默,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令人开怀,或催人泪下……总之,语言一定要有感染力。语文教师还应该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多么深刻的道理,他
都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他还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化作教学资源甚至课程资源,以故事的方式注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多年以后,学生也许忘记了一篇完整的课文,但课堂上老师的几句特别的话语,或一段有趣的故事,却一直印在脑海中。
第五,有胸襟。
这里说的“胸襟”,是一种尊重、平等、宽容的气度。也就是说,所谓“有胸襟”,指的是语文教师应有的民主教育的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而语文,正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因此,“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生命。而教师是否真正有民主的胸襟,就是看他能否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并且提倡学生与教师开展观点争鸣。还应该鼓励学生公开指出教师教学中的错误,教师应该心悦诚服地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指正。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
只有尊重能够培养尊重,只有平等能够造就平等,只有自由能够放飞自由。今天我们怎么民主地对待学生,明天学生就会怎么民主地对待他人。未来的公民,正诞生于今天的课堂中。
阅读李老师的文章,每每觉得每一句话都不能漏掉,他讲述的每一件事都足够透彻,让我们感同身受,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有学问,有思想,有情趣,有才气,有胸襟。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常问自己,是否自己已经并正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成长为足够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