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好文推荐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成瘾研究对家庭教育的几个启发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17人  合硕咨询贠老师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成瘾方面的资料,内容包括酒精,药物,食物,以及其他的冲动控制障碍,等等。大体意思是这些都是疾病,甚至慢性病,和意志力,道德水平无关,需要医学治疗。

这个研究结果一定让很多人吃惊:原来看似自己发出的行为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原来我们深恶痛绝的一些表现居然只是与高血压相似的病。就象其他慢性病一样,早预防早治疗总是对的,下面我们谈一点成瘾行为防治对家庭教育方面的启发。

成瘾问题研究结果一:早期承受压力的人更容易在成年后产生药物依赖(刚出生时每天离开母鼠180分钟的小鼠比离开15分钟的更容易药物成瘾)。

对家庭教育的启发:高度重视对婴幼儿的有效陪伴。

虽然心理学普及很久了,仍然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有人管吃管喝就行,等到大了知道事儿了再用力不迟。

真的不是这样!有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如果连续离开母亲一周,则成年后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即可能受损;17岁以前使用药物的青少年,后期形成依赖的可能性急剧上升。所以,关注教育,一定趁早,该陪伴的陪伴,该禁止的禁止,不要到作业写不好,完全不听话时再费心费力还不见效。

成瘾问题研究结果二:积极的环境能减少药物寻求和复发(居住在丰富环境里的小鼠更少去按动能产生刺激性药品的杠杆)。

对家庭教育的启发:为孩子创造丰富有趣的成长环境。

很多孩子最初呆在网上不下来的原因是,结束这个“开心”的事,就要进入“困难”的事--学习。这是两个体验差别太大的选择。

如果一开始,孩子能有很多选项,玩网络游戏,出去找同学,写作业,看网课视频,和家长聊天,读课外书,……那么尝鲜的本能会让他至少不会仅有一个爱好。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选择权本身也会让孩子产生自主性,对随后的深入学习,人生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成瘾问题研究结果三:某些线索或者压力增大会使人重回到好不容易戒除的行为方式里。

对家庭教育的启发: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要给予持续的鼓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的抗压方式,尽管不一定健康,但非常熟悉。如果本来正辛辛苦苦找着新路径,一个强刺激打下来,可能会立刻回到老路上。就象一个走神儿的孩子,你大骂他一顿,就更没法集中精力做事。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任何长期形成的习惯都不会一帆风顺,必然有反复,这时候尤其需要周围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始终保持稳定持续的情感支持和行为引导。情绪化的指责,愤怒都有害无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