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提问”真的好用吗?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研究的问题。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有一种方法备受青睐,那就是“抽签提问法”,推崇这一方法的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一方法就课上回答问题来说,可以给每位同学提供均等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摸清教师的提问规律而偷懒,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们认为的这两点好处是否都能实现呢?我认为未必如愿。“机会均等”只是理论层面的一厢情愿。我曾在自己的课堂中做过实验,将全班同学的名字写好折叠,课前由学生从中抽取三名同学到黑板默写。有的同学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多次抽中,而有的同学一学期也不一定能被抽到。举例来说,班上一褚姓同学,一直未被抽中,有同学就又将他的名字又写了两个签放入盒中,有三个签的他,理论上被抽中的机率大大提高,结果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他仍未被抽中。由此可见“使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显然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因每节课都有被抽中的可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点同样是将问题简单处理后的片面想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由多个方面决定,“抽签提问”的不确定性确实有可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但是如果不能结合多种教育策略真正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抽签提问”作为“外部因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不可能真正长期有效。针对这一方面,我专门向有些老师了解过,他们普遍反映“开始好像还不错,但慢慢地那些不学的也就‘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了”。
除此外“抽签提问”面临的一些尴尬也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就是浪费时间问题
为了提升学生被抽中的机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都采用“大小签抽签法”,即先抽大签,抽出学习小组,再抽小签,从确定的学习小组中抽组员回答问题。这样确实可以提升学生被抽中的机率,但是却增加了抽签时间,影响了课堂效率。
其二“抽签提问”阻碍了教师教学智慧的运用,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包含“问题设计”“课堂提问”“问后的交流质疑、汇总升发”等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每个环节都需教师精心设计,体现教师的匠心和水平。
在具体的提问环节,教师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由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回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较简单的题目由学习水平低些的学生回答,可以培养这些学生在相关科目上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去学,乐意去学,提升学习主动性。难一些的、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经过“苦思冥想”找到答案后,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养成愿意探究,勇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向下一个“发展区”迈进。
“抽签提问”则完全抹煞了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主动性,将教师对学生深度培养的机会交给了“签”,交给了“运气”,谁会得到这个机会,会抽到什么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若水平较低的学生抽到“挑战性”性题目,自信心便会受到很大打击,若这种情况多次出现,便会使这部分学生在屡受打击的情况下,在学习上形成“习得性无助”,进而扩展到其他方面,阻碍学生发展。若较容易的题目被水平较高的学生抽得,则失去了提问探究的意义,当问题基本不用动脑筋,没有任何挑战就可以完成时,学生就很容易感到单调,进而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积极学习品质的形成,阻碍学生发展。
“抽签提问”作为一种提问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用,但在什么课型上运用,在一节课的什么时间段运用,具体操作中采用什么方式和技巧等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优势,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