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家庭教育书

2024-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景L

  三四十年来,全球20多万亲子团队都在用这本书做教材培训家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女儿哭着说:“我的小海龟死了。”

  父母一般都会说:“别难过,宝贝。”女儿还哭,就说“别哭了,不就是只小海龟吗?我再给你买一只。”

  好像挺关心女儿的。但这否定了女儿的感受。她得不到理解。好像她得整天开心一样,不能有丝毫伤心难过。可是人有喜怒哀乐是正常的、需要被接纳。

  可以说出孩子的感受:“真没想到。”

  女儿说:“我还教它玩游戏呢。”

  别说:“你傻吧,它又不是人,怎么会玩游戏!”可以说:“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

  “它是我的好朋友”

  “失去朋友挺难过的”

  “我还每天给它喂食”

  “你真是挺关心那只小海龟的”

  其实连我都跟老公强调过这个需求——接纳我的任何感受、最好能说出我的感受。

  之前一见我不开心,他自己更不淡定了。

  我是经过多年教育学心理学的训练,才有这方面意识。

  这本书讲得深入浅出。

  作者Adele Faber 教过8年高中。另一位作者Elaine Mazlish 创建过儿童节目。

  她们有多年的培训经验,对象是家长、教师、学校负责人、医疗机构、青少年和儿童教育工作者等,收到全球各地的人反馈,说希望可以更深入学习教育孩子。于是有了这本书。

  它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全书分为七章,目录中有重要观念和相关技巧。

  基本每章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反思、技巧、漫画、练习;第二部分是常见问题、建议、还有来自家长的故事。

  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要孩子关灯,反例是说:“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建议描述所看见的就好了:“厕所的灯开着呢。”

  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

  不惩罚,但要让孩子体验到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书里会教怎么区分。

  第四章,鼓励孩子自立。

  孩子自己系鞋带,别嫌弃她“怎么那么久”,可以鼓励她“这很考验手指的灵活性”。

  更不要什么都不让孩子干,日后又说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第五章,学会赞赏孩子。

  “太棒了”,通常会让孩子感觉很假。

  神奇的是,描述孩子做的事,孩子会赞赏自己!变自信。

  第六章,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客人来了,孩子一声不吭,一些父母会说“他比较害羞”。那以后他就记得自己是害羞的,行为就越来越符合“害羞”的角色。

甚至我们的语气、眼神,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是怎样的。这可能影响终生!

  第七章,融会贯通。

  还有很多宝贵经验、真实故事、具体练习,要亲自读这本书,学以致用、逐渐内化为我们的习惯。

  很多都适用于成人之间的相处,都基于尊重和关爱。人际相处真是门艺术,有很多成长空间。

  不过家长也不用给自己“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压力。家长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自己。

  这本书还附上了作者女儿的深入分享,可以想象她作为知名育儿专家之女承受的期望,她的分享也很有意思。

  也许你还会联想到父母怎么养育我们,不管怎样,要传承怎样的家庭氛围,由我们决定。希望我们也向作者学习,给子女留下无价之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