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成长记录||如何读一本书,就如何过一辈子
有人说,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我想说,如何读一本书,就如何过一辈子。

001 读书需要计划,人生需要规划。
清单主题营时候,十天读十本书;精读主题营时候,十天读一本书;共读主题营时候,一群人十天读一本书。

这就是有计划的读书。
十天不长,两只手十个手指数完就过去了。十天不短,从第一天到第十天,足够帮助人培养成一个习惯。
之前我不懂,现在才明白猫叔的良苦用心。心血来潮地用一天时间读完一本书或许并不难,但是养成习惯,坚持每天读书,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有计划地读书,不是为了读好一本书,而是为了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好习惯。换句话说,有计划地读书是为了有计划的成长。
那么,人生呢?
没有规划的人生,总是迷惘、焦虑和不安。
做全职妈妈的第一年,我是个不思进取的胖子。我不开心,每天活在不安和焦虑中。这是产后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我不想这样一辈子,于是在第二年开始读书、写字、画画、混社群。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开始写故事,然后我成功签约简书;我开始学习写故事,然后我将投入到新一轮的创作活动中。
现在的我很好,因为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方向感。现在的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矫情什么了。
002 读书是一种能力,生活也是如此。
读书并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获得更多技能,是自己得到成长。生活并不是为了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而是为了实现更多的价值。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死磕细节,因为比细节更重要的是一些事实和观点。
过日子亦是如此。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也表示,很多时候我们忙,只是分不清主次。比“做很多”更好的是“做重点”。换句话说,生活的能力是有效地管理时间,做自己该做的要紧事情。
这让我想起读书营中每天八点的“抢红花”环节。老实说,这个环节实属送分环节,但是我却没有太多参与。与小红花相比,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看书,构思故事或者陪陪我家辰少爷。
我不是鼓励你潜水,只是想告诉你,要学会有取舍的过日子,就像有取舍性的读书那样。这样生活才不会太累。
003 读书是为了建立关联,人生是为了建立关系。
读书时候,我们总能发现似曾相识的内容。这是因为知识具有共通性。
比如,《见识》中的一些内容与《聪明女人背小包》、《少即是多》、《开口5句话,突破听众心防的动人简报术》、《非暴力沟通》等书的内容、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说读书就是让知识关联起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关系,来形成自己的人际网络。通过不断的链接活动,来实现联机学习。
比如,读书营里我们有形影不离的神奇搭档,我们通过“抢红花”、当值日学委和连里的其他老铁实现互动。这都是在进行链接,建立关系,而我们所以建立关系,是为了进行联机学习,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分享和思想的对碰。
或者说,我们所以努力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为了更让人生的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004 读书不需要干扰,生活不需要打扰。
书中并不都是道理,更不都是真理。《见识》一书中,吴军老师将莫扎特等人和迈克尔·杰克逊做对比,便得出结论后者影响力小的结论。个人就认为,有欠稳妥。我们只能说他们所涉及的音乐领域不同,莫扎特等人在古典音乐方面具有深渊的影响,而迈克尔·杰克逊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也可以载入史册。
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被非重要内容干扰,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作者的重要观点、文章主旨上。这样的读书活动才更有意义。
同理,生活里我们不能总是抓住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放。吴军老师也在《见识》一书中表示,别太计较,人生有限,有时候过分地选择,过多的地苛求只会让我们活得更累,更不像自己。
005 读书需要给书籍机会,人生需要给自己机会。
我平时很少读类似《见识》之类的书,虽然满是干货,却总觉得干巴巴的。
我更喜欢矫情的散文诗,或者是光怪陆离的幻想小说。不过我现在很感谢猫叔,因为他给了我一次阅读新体验。
我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在阅读《见识》的时候获得如此多的感受和启示。比如,我更加坚定——自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来写作,将写作作为我的职业。
当然,如果说这是我在给《见识》一个打动我的机会,倒不如说是猫叔给了我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
这次共读主题营,牛人老铁们反复强调的是“主动”。而我确实把自己藏了起来。要不是胖灯妈找到我,希望我能做一天值日班委,我还在潜水。我潜水,多半是因为自己懒。

当了一天的学委,我又开始陷入了反思。如果长时间如此,我又要错失多少机会呢?
所以,倒不如一开始就给自己机会,一个改变的机会。谁知道下一站会不会是风景如画呢?不给自己站在窗口的机会,你也只能听到车窗外的风声。

其实,读书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