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乡村散文文艺星空

真实故事|生病之后

2017-08-05  本文已影响96人  3a0d64e86c30
真实故事|生病之后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牢里没亲人、医院没病人。

一个月前,荣干活时开始感到呼吸困难,熬了好长时间实在熬不过去了,才跟女儿说身体不舒服。女儿赶紧带他去县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胸腔积水。医院安排住院抽水,第一次抽出来600cc,埋了一根管子以便继续抽。抽水之后,荣感觉好了许多。在医院住了两天,检查结果出来了,建议转院到县保健院。到了县保健院,又作一番例行检查后,建议转到市医学院。于是又从县里赶到市里,市医学院的医生看了之前的检查和转诊建议书,让直接去市三医院,估计是结核病。

市三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专治传染病的二甲医院,而且病人享有结核病补贴,如果确诊是结核病,它将是治疗条件最好、药费最便宜的医院。女儿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连夜带着父母赶到三医院,幸运的是马上有床位住了下来。荣住在二楼肝病区,三人的普通间,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下楼右转就是食堂,一楼病房住的是艾滋病患者。由于住院病人得的都是传染病,女儿带着小孩,不敢陪护,便由荣妻陪夜,安顿好父母之后,在外边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女儿又去了一趟医院,看看没什么事就回了家。荣的妻子在医院陪护了两天,由于天天戴着口罩,她感觉自己也呼吸不了,全身乏力,生不如死,见荣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她便回了老家。

那天我和荣的女儿去看荣,荣的精神状态还不错,说第二次抽了400cc,第三次抽了200cc,感觉好得差不多了,现在每天上午吊五瓶水,再吃一些药。风扇在墙壁上呼呼地转啊转的,病房里仍然很热,荣摇着纸扇,左手累了换右手,即使右手在打针,也不在意。我们戴着口罩站着和荣说话,有凳子也不敢坐,感觉挺别扭。已是中午时分,荣还在吊水,问他平时怎么吃饭。他说到医院外头吃,那儿的小吃店,又便宜,味道又好,十块钱就可以吃猪蹄,想吃什么就可以炒什么。问他中午想吃什么,我们去买。他说今天医院通知午餐和晚餐食堂有免费的饭,今天中午就到食堂吃。这时第四瓶药水打完了,荣的女儿按了服务铃,过了好大一会还没护士来,输液管里的药水都已经滴完。我马上去叫护士,护士站只有一位女护士,正在安慰一位打探病情的病人家属。我跟她说某床药水打完了,麻烦去处理,她说马上去。在来的路上,女护士又被病人叫去。我先回了病房,过了一会护士才到。等护士帮荣换好最后一瓶药水,我们便去楼下食堂帮他买午饭。排队买饭的人很多,大多戴着口罩,也有不戴的。食堂的人什么都不问,只要排队的,人人都打一份饭。轮到我们时,米饭差不多没了,食堂的工作人员用一个小纸碗装了一份菜和饭递给我们,量不多。

当我们把饭拿到病房时,荣还在吊水,他说滴得很慢。荣的女儿调试了一下输液管,也不管用。这时,荣用左手粘贴右手打针的地方贴的创可贴,问他怎么了,他说弄紧一点。药水不流动,我们只好再去叫护士。这次护士来得很快,她拔下针头挤出去一些药水,再把针插到药瓶里,还是不滴。护士看了看荣的手,说针头出来了,已经肿了,不打了,就拔了荣手上的针头,让他按住针眼,十五分钟后再放开,整瓶药水还剩五分之一。为了弄清荣的病情,我们去找荣的主治医生咨询,当时医生正在洗手,让我们等他一会。问医生荣得的什么病,确诊了吗,严重吗?医生说,百分之七十是肺结核,现在是按肺结核来治的,已经吃了四天药,过几天复查一下看看,没发现其他病。我们问,积水好了吗?医生说,之前埋了管子抽水,抽到后来,出现一些杂物,管子的位置有点移动,估计是荣不小心动到了,他就先拔掉了,过几天再看看还要不要抽。问,还要住多久呢?医生说,起码还得两周,观察稳定了再出院。问,结核药会伤肝,能不能吃补品,有没有什么要忌口的?医生说,不用专门补,多吃瘦肉、鸡蛋、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吃了不难受都可以吃,但是要戒烟戒酒。问,大概需要多少钱?医生说,有医保的话,几千块就可以了。谢了医生,我们再回到病房。叮嘱了一番,我们就离开了。

荣的家离开三医院有八十公里左右,荣的女儿骑了三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才到。返程时,她搭着我一块回去,从市里到县里,刚好骑了三小时。荣的女儿在县里接上在幼儿园上学的小孩,骑了半小时才回到家。荣妻正和儿子吵架。荣妻说家里没钱,让儿子打电话给他舅借钱给荣看病,荣的儿子不肯,还说打电话叫荣回家,不治了。荣妻也生气,说不治就不治,要住那么久的院,肯定不是小病,她们娘俩给他们爷俩害惨了。我说大概是肺结核,不是癌症。

荣今年65岁,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人们评价他:老实、善良、好说话。他有一个儿子叫云,因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吃药,拄双拐才能行走,经常卧病在床。云幼年丧母,荣对他极好,任何人说云他都不高兴,不管说得对还是不对。后来荣组建了新的家庭,妻子带来一个一岁半的女儿,就是送他去医院、又和我一起去医院看他的那个女孩。半路夫妻日子虽过得磕磕绊绊,也已将近三十年。女儿长大后成了单亲母亲,带着女儿住在娘家。白天开半小时摩托车去县里上班,顺便送孩子去县里的幼儿园,下班时接上孩子再一块回家,日子也算安定。

荣住院后,荣的女儿承担了大量劳动,三亩葡萄正要熟,好多活要干,围网、拆袋、拔芽……荣的女儿每天早早起床,先去地里干活,再去县里上班,傍晚回家后,再去地里干活到天黑。荣的儿子,天天在家躺床上玩手机。

把真实生活讲成故事,真实故事征集计划第一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