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经验交流想法忘忧社

请你一起来学习:刘润谈写作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85人  我是眉尾旋

前两天小妹发来一个链接,打开看,原来是刘润写的一篇文章,《写作24年,从5块到6000万,我只总结出这三句话》,看标题就很吸引人,果断打开,便被文中的内容所诱,直至看完方长出一口气。

他经过24年沉淀,把自己的写作经验琢磨总结为最精炼的三句话,即:用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征服读者;用单反相机式的观点聚焦写服读者,用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服务读者。

他说:24 年时间,从 5 块到 6000 万,这是持续写作带来的价值,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

他的口气是肯定的,让我不由心生向往。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持续写作所获得写作方法的魅力之处。

而我对他文中的“用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征服读者;用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服务读者”大感兴趣。

他说:太有表达欲的人,是写不好文章的。

此话一出,让我愣了片刻,为什么这么说?不是说正因为人有表达的欲望,才能写出好文章吗?怎么和我的想法相背离呢?

带着疑问去他文中找答案,他很清楚明白的说出了我的困惑:

写作确实是一种表达,但是表达和表达欲不同。

表达欲是什么?表达欲是一种难以克制的,想让自己把东西倾泻出来的欲望,心里面装的是自己,装的是“我”。

真的要写好一篇文章,心里面装的不是“我”,而是“你”。

真正要写好文章,要站在读者,也就“你”的角度去思考,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读者是如何读这篇文章的?

他文中的话正好和前天苏乐老师分享的课程相似,都是让作者站到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找出读者的痛点或者是感兴趣的话题。

仔细想来,作者是为读者服务的,你的受众群体有多少,取决于你的文章是否为你的读者解决问题,如果他能从你的文章中得到有用的价值,就说明你不是以我为中心,你通过换位思考,让自己先去体验,然后把你的体验结果写出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优劣性,让人们注意什么?得到什么,少走那些弯路等。

刘润采用五步法和举例,让读者步步深入:

第一步,场景导入

把读者请进你的文字空间,导入他们的身份和情绪。

比如你很孝顺,想给父母钱,给了 1 万块可是他们却怎么也舍不得花,怎么办?

第二步,打破俗知俗见

读者会想我要怎样说服父母,要如何教育他们,会耐心和他们解释,可是发现这完全没用。

你可以帮助读者问出他们想要问的问题,对啊,这怎么办,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拖住读者的思绪,引导着他们阅读和思考。

第三步,解释原因

父母不愿意花钱,是因为这一万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是一个整钱的心理账户,是舍不得花的,应该存起来,以后儿子结婚娶媳妇能用,买房还首付时能用,这些钱是要来做大事的。

所以,怎么办?

第四步,给出建议

应该给父母零钱,钱一点一点的给,今天帮他们去买个小东西,明天帮忙把水电费关联到自己的信用卡上等等。

一年下来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也有1万块了,但是他们就感觉不到。

因为这些钱是小钱,是在你妈妈爸爸的零钱的心理账户里面,那么花起来就没有压力。

第五步,总结升华

写完这些,最后再来个提高升华,你明白了这是心理账户的知识点,明白钱是分门别类存储的,要在每一个正确的心理账户来花钱,你才能够有效的去影响别人。

要让你的问题,每一步都能引导读者的思想,能非常精准的揣摩读者如何思考。这就是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

看后,真的让人学到很多,就如小品里的抖包袱,把一个一个问题抛出来,帮读者去释疑解惑,让他有兴趣与你产生互动。这样你的文章既帮助了他人,也有一定的粉丝数。

让读者认为有价值,这才是你写文章所要表达的最好方式,而不是你所说的表达欲望。那样只能是自嗨,而不是作品。

写出好文章的最好方法是: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

生活中普通的尺子,最小测量单位大约是 1 毫米,可游标卡尺是一种更加准确的测量仪器,最小的测量单位大约是 0.1 毫米。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一点就是改。

他说,他写文章有一个非常大的习惯,写完之后要不停修改删减。

狂虐自己,是为了保证知识的密度,也为了帮助学员节省时间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二点就是短。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三点就是准。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你给了父母一万块钱,可他们就是不愿意花,怎么办? 

在提出建议时,会有许多不同的用词,有人会说,“你试着给她一些零钱”。

“试”这个用词就不准确,很容易产生歧义,有的读者会想,你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开始试了吗?还是说这是个建议呢?还是说这是要求呢?

这时读者心里就很容易咯噔一下,我们把“你试着”这个词换成“你可以”,效果就会更好。

“你可以”表示我给你的建议,我只是给你提供一种可能性。

或者我们再换一下,变成“你应该”,这是一种我就告诉你这才是对的做法,态度就更加强硬,指向性也更加明确。

每个词背后它的心情、含义、场景都是不一样的,游标卡尺,就是要懂得用词的拿捏。

改、短、准,是游标卡尺用词拿捏的三板斧,三字诀。

通过读他的这篇文章,让人醍醐灌顶。写文章必须要大胆修改和删除,这与水清亦有鱼老师说的一样,文章不仅要写写写,还要检检检,也和苏乐老师讲的都一致。看来以后每写一篇文章,必须用词准确。这里刘润老师讲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把长句改成短句,把长段落改成短段落,非常有助于读者能认知、理解、接受你的观点。

而不是嵌套加嵌套,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长句子,都是复杂的修饰和莫名其妙的形容词。

针对文中的修饰词和形容词,我发现很多写作者都有这个习惯,前几次给写作班的群友点评,很多人在一句话内,都喜欢用三个以上的形容词来修饰,结果看后心理体验很差。大量的形容词堆砌后,不但没增加句子的美感,反而降低了阅读效果,像漂亮女人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粉,实在没有美丽可言。

当你的写作习惯养成后,想改掉确实不容易,当我提出这些问题,并给对方写评语时,对方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可能还认为我在无事生非。后来看群友长长的句子仍是……的……的堆在句子内,真的没有读下去的兴趣。

文章可以允许写的很烂,但不必要的词绝不能重复使用,有时形容词用一个就可以把意思表达完善,何必多此一举,都把它放在一句话上呢?

如果它是一头骆驼早被你的这些稻草压死,还能为你负重前行?所以还是要大胆学刘润的写作拿捏法:改、短、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