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
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当我在抖音、微博等社交软件上,看到我感兴趣的内容,总喜欢点开评论,一条一条的翻看着。我究竟在费尽心力的找什么呢?静下心来想想,噢……我在找寻那些和我意见相仿的话语,最好还能带些夸张,带些娱乐。
看吧,又是印证了那句老生常谈——其实,你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又何必来问我呢?你向我寻求建议,不过是借我的嘴,说出你的心里话而已。

看似,我并不是那个热衷于发言的人,可是,我心中早已经堆积了一箩筐的话,只不过,已经有人表达了和我同样的意思,那我何不做个看客,在其中怡然自得。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人们又说,少说多做,学会闭上嘴巴,竖起耳朵。细究一番,原来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的确超乎了你我的想象,无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总会有人与你意见相左,而且那相左的人数很有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终于有一天,你决定一雪前耻,彻底摘掉自小到大被人叫惯了的外号——肥仔,并且,为了得到外界的承认,你还在朋友之间,在同事之间公开宣称,我呐,从今天开始,“不瘦20斤,不改头像”。然而,周遭的评论是什么呢?是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模式,是不屑,甚至是嘲讽。更让你无法忍受的是,你好不容易有个可以为你两肋插刀的死党,可他偏偏是个吃货,恨不得去个厕所都手拉着手的你俩,注定在减肥这条路上历经坎坷,兴许,人们早早给你想好了新的外号,好像叫个什么肥猫。
于是,我问你,“你是愿意做个评论的人呢?你是愿意做那个宣称的人呢?”
“那,这样看的话,我愿做个评论者。”再三犹豫后,你决定低调一些。
“那你和我类似,做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真的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人都成了评论者,即便有很多人不说出来。相比某件事的始末,某件事的事实,人们更为在乎的是自己的看法,更为关心的他人是否赞同自己。”我轻描淡写的述说着。
“那,这样看的话,我愿做个宣称者。”毫无原则的你,说改就改。
“既然如此,除了你的死党,你的至爱亲朋,又有多少人支持你,鼓励你呢?大多数人更愿意你的笑话,他们等着你放弃,然后,时不时的拿你这段失败的经历调侃一番。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家都乖乖的原地踏步着呢,你凭什么要跳出来大言不惭的说些奋斗的话,做些进步的举动呢?还减肥,是,好像你也没碍着大家什么事,可是,你进步了,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我们这些人的退步啊,哼……不埋汰你,埋汰谁。”我的情绪有些激动。
“那我该怎么办,说不让说,做不让做的。”你有些无奈,不知该如何是好。
“很简单啊,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好啊,有个长期目标,默默地日积月累,有个爆炸新闻,自动地选择忽略,不宣称,不评论。”我既说给你,也说给我自己。
“那,那,如果有人问我,‘嘿……肥仔,最近看你气色挺好的嘛,好像瘦了呦,最近在干嘛呢?’我该怎么解释呢?”你满脸不解。
“我们选择不解释,或者随便说什么最近胃不舒服,再或者说家里的电梯坏了,每次上楼下楼就得爬楼梯什么的,事实上,你的确在通过爬楼梯来减肥。”我尝试着打消你心中的疑虑。
“不解释的原因是,有些事你即使解释了,可是,你以为你说明白了,但是他们不一定就能听懂,甚至还可能会曲解,会本末倒置,你看,你这不又给自己找不痛快了不是。”看你还在纳闷,我继续补充说。
“容我消化消化,好像就是不宣称,不评论,不解释嘛,对不对?”你总结了一番。
“可不,然后呢?然后,你就是把注意力,这个你最宝贵的财富,牢牢攥到自己手里了。”嗨……我又在老生常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