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吧,就像每日餐食一般“理所应当”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对抗,孤独才会“消失”。
孤独,大抵是青春期少男少女们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所以,他们才那样地渴望理解、接纳以及认同。通过别人的“懂”,他们确认了自己的存在,变得不再那么害怕存在于这个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的世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代初学这首词,只觉朗朗上口,充满无奈。
待到而今已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纪,才知这词写得多么的深刻动人。
和那无法言说的愁相比较,那强说的愁,更像是静好岁月里一场场人为制造的刺激罢了。
不过,相通的是,这“愁”里,都透露着无法为人所道的“孤独”。
孤独,从来不是少男少女的专属特性,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议题。
中学时代,我就曾在日记中“探讨”过孤独和寂寞哪个更可怕。
结论嘛,当然是孤独更可怕了。因为寂寞是走形的,而孤独,可是走心的。
比起无人陪伴的寂寞,孤独的可怕还在于,若你不能懂我,有你的陪伴,我反而更觉“孤独”。
因此,在对自身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任何想要通过抓住一段关系(友情或者爱情)来消解这份孤独的企图,最终都会失败。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是因为新鲜感的刺激总是有限,而久处有了更多的自我暴露之后我们还能维持的彼此接受,才能证明我们是真的可以互相理解的。
而这,恰恰时最难得的。
不仅难得于情侣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也同样难得于亲子之间——几乎所有的父母在面对呱呱坠地的可爱软糯近乎“天使”面庞的小家伙时都表现出了爱不释手,而等孩子日渐成长逐渐露出“魔鬼”一面时还有多少父母可以坚持“你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宝贝”?
这种“久处不厌”,甚至难得于我们与自己之间。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最初来自于养育者对我们的回应——“孩子通过妈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妈妈”闪闪发光的充满笑意的眼神,能塑造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确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孩子;而一个长期冷漠以对甚至嫌弃愤怒的“母亲”,则会塑造一个价值感缺乏、自我感觉糟糕的甚至充满抑郁特质的小孩。
相比之下,后者的孤独感一定甚于前者。因为人是关系的动物,我们唯有在关系中才能感觉到自身的存在,确认自己的价值。
与自己的关系,又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
曾奇峰说,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可以强求的,强求理解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过度自恋的状态。
将这句话引申理解即时:强求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消解孤独,是一种妄想。
孤独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外部世界。
这反映出的,还有我们自我支持的缺乏——对自己的接纳、关爱之不足——核心在于,自爱品质的发育不良。
虽然幼年时期养育者的教养方式奠定了我们的人格基础,但好在人同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种,因此,我们的人生剧本,虽然有底稿,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写,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展开。
所以,要想摆脱孤独的困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孤独是友而非敌,它促进我们了解并认同自己。
作为个体,人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感受到孤独。孤独虽然会带给人忧伤、无助、孤立等负面情绪,但它并非一无是处。除了那些负面情绪之外,孤独其实也在悄悄地给予我们力量和提醒:嘿,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呀,ta需要你的陪伴。不要只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此刻你需要陪陪你的小可爱呀——去了解ta,看到ta,发现ta的美好之处。
其次,我们要看到,孤独能生发出与人联结和探索世界的动力。
如果孤独让人感到难以承受,我们会本能地寻求解脱。这种方式,可以是聚会、交友,也可以是阅读、旅行。在现实层面的与人交流中,在与文字和自然的沟通中,我们能够忘却孤独带来的负面感受,并会因为探索而发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接纳,才是消灭孤独的唯一途径。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暂时消除孤独之感,但孤独其实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对我们表达出全然的理解。
所以,增强与自我的链接,承认自己永远要与孤独为伴,把孤独看做呼吸一样自然的存在,才是消灭孤独的唯一方法。
这种情形下,孤独本身并未消失,但作为问题的孤独,已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