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不是好事
浑浑噩噩的过了两天,今天总算回到了理性的状态。这会很勤奋的坐在桌前书写。
说来挺惭愧,前几天写的一篇稿子,一直拖延,只写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仿佛卡在那儿,无法动弹。
有人说:“人喜欢做简单的事。”
赞同。
关于写稿,很费脑子,不仅要全神贯注,还得思想集中,要一步一步去挖掘,故事情节,观点,论证。只有做好这几个步骤,才能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的看点,不是说你的文笔很好,就可以吸引读者,而是整篇文章,是不是能给读者带去价值。
我记得,读初中时,语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篇好文章,离不开灵性的补给。”
意思是说:好文章的标配要有凤头和豹尾,还要有故事情节的轮廓,最后,还得有和其他作者不一样的风格。
作为写作者,很多时候,写着写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一个环节,是写观点,还是写论证,该怎样写下去呢?
内心被疑问一层一层包围,陷入了内耗,和借口的局面。给予自己。
内耗这个角色,对自己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写。”
而借口这个角色,比内耗更可怕,每次想动笔写,它就会在你的耳畔,轻声细语的说:“太难了,太难了。”
被这两个角色牵绊,做出完成的动作是很困难的。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自己拖延的原因,有这几点,一是不够自信,二是没有制定截止日期,三是让借口满足了那颗悬浮的心。
林希言老师说:“写作这条路是坐冷板凳,需要十分自律,十分热爱,十分能坚持。”
是呀!
每一位作家,他们的起点都是平凡人,能够让他们成为作家,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不一样的能力,譬如自律,譬如热爱,譬如坚持,譬如自我觉醒。
自律是掌控好时间和自我的重要因素,热爱则是让你在坐冷板凳时,用热情填充寂寞,坚持是动力。
那么,自我觉醒就是方向。
俗语说:“成就自己的是习惯,毁掉自己的是借口。”
深信不疑。
这几天我在用借口搪塞自己,如果,以后的日子里,我继续这样用借口搪塞自己,只做简单的事,不做有难度的事,我想,距离优秀作者的称号,恐怕会是遥远的梦想。
如果要实现梦想,就不能再给自己找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