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童年二十一

2022-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闲嫌咸贤

刘婶家住在宋之成家房后,也是把山,她家有五口人:两个儿子刘婶和刘叔,家里还有一位从矿上退休在家的老爷爷,是一个瘦小老头。她家房前搭一间偏厦,偏厦里坚壁一间小屋,里面砌的火炕,是爷爷和大孙子住的地方。春天时在后山种了很多地,有苞米、高粱、向日葵等,还有各种蔬菜,大部分都是爷爷种的。一到夏天他家在房山头,就搭一个小凉棚,里面放上炕桌和小板凳,摆上茶壶茶碗和邻居们喝茶、唠嗑、抽烟。老爷爷一杆长烟袋不离手,烟杆上系着一个烟口袋。秋天庄家成熟时,这一块的孩子们都到他家的庄稼地里偷向日葵。早早地就盯上他家种的毛嗑了,每回路过他家毛嗑地时都要瞅一眼,看看长到什么程度了,如果成熟了你不赶紧去掰,那就被别人偷走了。等到向日葵成熟时,这一带的孩子们在天黑时,偷偷钻进他家地里(早就盯上了),掰一块向日葵就跑,然后分给大家,你一块他一块在外面就磕,连吃带玩,带说带笑带打带闹,很是惬意;李大娘家住在宋之成家隔壁,李大爷是李大娘后老伴,李大娘嫁给李大爷时,李大爷是个老光棍,这以前没结过婚,在矿上下井几十年了。李大娘嫁给李大爷时带来三个儿女,大女儿已出嫁;小儿子在家,没有工作不上学,在家里混,嘴上两道大鼻涕长淌,整天的撩宋之成的两个妹妹,逗得吱哇乱叫。大儿子跳舞认识,搞的对象,已经结婚出去有个女儿。有一回小圆子。李大娘的小儿子小名叫小圆子。领着宋之成坐电车去望花他哥家,经过南站,一共坐了有六七站电车,下车又走了很远的路。宋之成发现望花这地方和自己家不一样,觉得特别敞亮,街道整洁楼房不多,大部分也都是小平房,不像自己家那地方除了山就是沟。来到小圆子的哥家,发现小圆子哥家的房子外面都是水刷石照面,别具风格,感到稀奇,进屋,家里有拉门地板,也是头一次见到。宋之成愣愣的站在他家屋地中央,发现小圆子哥的女儿打扮的像个洋娃娃坐在床上玩,嫂子圆脸胖乎乎的穿着一件圆领咖啡色的“布拉吉”,烫着卷发坐在床沿上;哥哥梳个大背头,油亮油亮的坐在椅子上。小圆子的嫂子从床上站起来和蔼的和宋之成说:“小老弟,请坐!这么远来到这,累不?”宋之成腼腆的回答说:“不累。”于是做作的两只胳膊伸直,两手扣在一起放在身前,靠在床边。他哥家住的是小日本留下的日本房。

李大娘家很是招人,每天晚上炕上地上都是人,邻居家的大人小孩都愿意去他家,好几伙,有打扑克的,有唠嗑的。有一天晚上,宋之成去李大娘家,一屋子孩子,有大孩子、小孩子,男女孩子。李大娘正在讲:“检验孩子是不是童子,用手去摸鼻子尖皮里的软骨,就能检验出真假童子。真童子鼻子尖皮里的软骨是平的,假童子鼻子尖皮里的软骨有道缝,不信你们都自己摸一摸。”这句话对宋之成印象很深,没事就摸一摸自己的鼻子尖,也没摸出来有没有缝,总是在疑惑,又不敢叫别人摸。

拜完年回来,宋有庆拿着一挂鞭到大门外放完鞭,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开始吃饺子,没有菜,初一早晨也还是只吃饺子。正吃着呢,苏永君穿着一身新衣服进来了,摘下棉帽子冲着姥姥、爸爸、妈妈挨个行了礼,说:“姥姥过年好!大爷过年好!大娘过年好!”姥姥、爸爸、妈妈抬起头马上回答说:“好!好!好!”这时妈妈下地抓了一把花生、一把糖揣在了苏永君的兜里,说:“上炕一起吃吧。”苏永君说:“吃完了。”妈妈又说:“坐吧”,苏永君坐在了高桌北头椅子上,等宋之成吃饭。宋之成急忙先吃完了饺子,和苏永君一起出去了。宋之成说:“咱们去王大哥家拜年吧,”苏永君说:“行。”于是俩人来到了王大哥家门前,推开偏厦大门直接走进去,拽开房门,看见王大哥的父亲坐在靠炕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在看书,俩人进来王大爷抬起头,宋之成冲着王大爷行个礼说:“大爷过年好!”王大爷点点头,苏永君也行个礼随后说:“大爷过年好!”抬头看见趟在炕东头的王大哥的母亲正往起坐,接着冲着王大娘行个礼说:“大娘过年好!”苏永君行个礼也跟着说:“大娘过年好!”王大哥坐在八仙桌另一端正在喝水,看宋之成和苏永君进来了急忙把水杯放下站起来,王大哥的妹妹坐在炕沿上看着这俩人。王大哥赶紧给宋之成和苏永君倒水,王大娘下地端出了苹果、梨,给这俩人吃,说:“坐吧。”宋之成说:“不了,还要拜年去呢。”于是宋之成和苏永君转身出来,王大哥穿上衣服也跟了出来。到苏永君和宋之成家拜完年,王大哥自己回去了。

宋之成和苏永君又出来到大街上玩,满地通红啊,都是昨晚放的鞭炮皮子,洒落在雪地上,红白分明。仔细一看有的鞭炮没有响、有的响了一半,都掺杂在里面。宋之成和苏永君沿着国营商店门前那条街道往上走,连走带玩带捡鞭炮,一直转到坎上,又折回来捡了有一兜子没有响的鞭炮。中午回到宋之成家,把捡来的鞭炮放在炕上,挨个看。有的小鞭、高升炮、二踢脚还有点捻,放在一边;有的高升炮、二踢脚没有捻了就扒开,扒了一半有的又漏出捻了,又另放在一边;没有捻的鞭炮,干脆都扒开,把火药倒在纸上。然后这俩人拿着这些有点捻的、扒出捻的鞭炮,还有火药出来到院里。宋之成回屋又取出两根香和一盒火柴出来,把香点燃,一人一根,开始放这些捡来的鞭炮。首先把那些有捻的鞭炮插在雪堆上,举着香、哈腰、仰着头,伸着胳膊离远远地去点,这些捡来的鞭炮捻子都很短,不敢靠的太近,每一个鞭,得点好几次才能点响。“啪,啪,叮、噹”放了一阵子,真好玩呀,有的鞭炮点燃了,老半天它不响,也不敢靠近,实在不响,用脚给踢了不要了。最后宋之成把那些火药放在院里的炉台上,用火柴点铺在火药底下的纸,等纸燃烧到火药时,火药呼一下子一团火球就没了,很是危险,也很刺激。整不好就烧到脸和头发,要特别小心。

初五那天,听山北那边,咚咚呛,咚咚呛,咚咕咙咚呛,东北大秧歌的锣鼓声震天响。震撼着人们的肺腑,越来越近,不一会就转到了山南。唢呐声的秧歌调,欢快活泼,曲调狂浪:“5.6 5 6|1 6 1|51 65|32 3|36 53|21 2|25 32|16 1|……”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出来了,随着秧歌队来到了国营商店门前,秧歌队在国营商店门前走了一圈打了一个场子,人们围绕在场子周围。大秧歌的脚步声,敲动着人们的心扉。挥舞手臂,扭转腰肢,彩带旋转,折扇抖擞,欢天喜地,热辣红火。一群孩子穿梭在秧歌队的前后,蹦啊跳啊,喊哪叫哇。大人们领着孩子抱着娃,仨一伙俩一串,指指点点欢声笑语,心花怒放。傻柱子和媒婆的嬉闹表演,引起观众们的哈哈笑声。唐生师徒走过来了,吸引了孩子们追着,模仿着。小伙子们这时也忘记了自我,狂舞胳膊与腰肢尽情地欢跳:“26 1|26 1|21 21|26 1|……”大姑娘们羞答答扭动着身段如弱柳扶风。

有的人禁不住也插入了队伍里,跟着节奏忘乎所以地扭了起来。密集的鼓点响起来了,表演者的舞步快了起来,只见领头的站立不动,高高举起彩扇,长龙般的队伍走成了一个百花团,彩扇自上而下层层展开,恰似一朵,色彩绚丽的牡丹,悄然绽放在冰天雪地里,让人心生几分惊艳,几分怜爱。在一声喇叭长鸣声后,队伍又从花心中一点点延伸开来,这时候又是鼓乐齐鸣,秧歌进入了表演的尾声,每个队员都兴奋起来,如欢快的小鹿在旷野上自在奔腾,步调变成了小跑,手中扇子高高的擎在头上,喇叭吹得更响了:“25 32 |16 1 |……”咚、呛的鼓点更密集了,这里成了欢腾的海洋涌动的花朵,分不清谁是表演者,谁是观众,都融在了一起。

随着咚咚呛,咚咚呛,两阵鼓声。所有的鼓乐戛然而止。片刻寂静后人们开始渐渐散去,秧歌队又从原路返回。宋之成和苏永君又跟了出去。

开春了,冰雪开始融化,大地逐渐披上了绿装,不等冰雪化完呢,等不及的各种植物的嫩芽就悄悄地争先恐后地从地里钻了出来。刚钻出来的各种草的嫩芽还分不出来啥是啥,都胖乎乎的,嫩绿、嫩绿的,撩人喜爱。树木也开始放绿,渐渐地发出嫩叶。天气还有些凉意,人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大地、山岗,寻找着各种能吃的野菜和树叶。宋之成和隔壁的小圆子挎着筐,拿着小铲子也来到了后山的田地里,山上已经来了很多人,都在寻找着野菜。宋之成和小圆子也不认识什么样的草能吃什么样的草不能吃,看别人挖什么,也就跟着挖,都在挖一种听说叫麦蒿的野菜。麦蒿这种野菜,发芽最早,别的野菜都没有出来呢,大地还没有完全解冻,一片清霜,它就最先钻出了地皮。麦蒿的嫩芽露出地面贴着地皮,叶子细小,有点像胡萝卜叶,呈圆形散铺在地上,根上有叉,根很长很粗,叉上长着许多须子,连根一起挖出。挖了一上午每人挖了有半筐。回到家里宋之成妈妈把麦蒿摘一遍然后连根洗净剁碎,揣上苞米面蒸饽饽吃,有一股蒿子的清香味,顶粮食。有的人家开始撸榆树叶,掺苞米面蒸菜团子吃。

闲嫌咸贤 

        2020年2月1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