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投射;反感一样东西其实是喜欢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呼噜娃学精神分析

曾奇峰认为

他在西方国家生活时,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是生米,因为米和米之间的边界是清楚的;但是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不清楚,就像一锅稀粥。但正因为这种边界不清楚,有许多投射的缘故,我们也会有很多照顾、很多温暖。

真正看到人性的最深处的状态,我们会看到人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拥有自由,希望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被尊重;另一方面,我们又有群居的倾向,希望跟他人在一起。


我们反感一样东西,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言说的喜欢。“反感”实际上表示有感觉,“喜欢”也是一种有感觉。如果从数学的绝对值来说,有多反感就有多喜欢。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曾经反感的东西后来变得非常喜欢,这就说明,反感和喜欢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都能够刺激我的足够丰富的感觉。


有意识的意识到自己的投射,有利于划清自我跟他人的边界,最终制造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间我们经常见到父母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有些是不带情绪地说,有些是带着厌恶的情绪的。比如:你吃饭能不能不要像猪一样吧唧嘴?只要说法中间带着情绪的,都是投射性的在攻击自己。如果我有这样的习惯的话,我会觉得非常的内疚,有屈辱感。现在我看到我的孩子这样做了之后,我针对自己的屈辱感或者说自己的毛病实施攻击,所以在纠正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既有纠正的这种语言和行为,还有厌恶和排斥。

父母是用厌恶自己的方式使自己不吧唧嘴的,而不是从容不迫的很轻松的遵守一个规则,他有很多的自我攻击,且这些自我攻击在潜意识层面,那么在看到他的亲人他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在纠正孩子这个行为的同时,也把他的自我厌恶投射出去了。

即:对自我的厌恶导致了纠正孩子行为的厌恶,而孩子会感觉到原来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而实际上这是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

比如有的妈妈会说:孩子我们俩比比赛,来看看谁吃饭不发出声音。这就是非常非常轻松的一种状态,她没有自我厌恶;但是如果有非常厌恶的面部表情和整个身体语言都在告诉,你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就是一个低贱的人等等,这就是自我厌恶的投射。

“我从来没有这样做”,在这样说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有可能在别的方面这样做,或者说自己在纠正这个习惯的过程中间也充满屈辱。

如何做一个好父母?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造就的。如果孩子说父母不喜欢自己,多半是真的(不是孩子的投射)。就像我们去某个餐馆吃饭,服务员服务质量的好坏不是由他们说了算的,而是由我们说了算,我们评论他们好就是好。

一个父母亲做的是不是好,不是要去听父母说做了多少多少,而是要听孩子的,孩子认为父母做的够不够好。

实际上做好父母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经常的发一下顾客反馈表,看看孩子对自己有什么反馈,然后做相应的改进就可以了,而且这样子做,可以保证永远不会出错。


有很多的心理测量,实际上是投射测量。最著名的是【罗夏墨迹】

怎么理解《易经》呢?

《易经》说了一些寓言性的故事,实际上他什么都没说。一个内心世界不是太丰富、经历还比较浅的小孩看《易经》的时候,他看不出来那么多东西,因为他没有办法投射出那种东西。但是一个内心非常丰富的人,他就可以把丰富的内心投射给《易经》,然后就貌似告诉了他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易经》告诉他的那些东西,都是他投射的结果。

所以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写的那些东西,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我们怎么解读和投射它,这个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本书,就那么些文字,但是不同的人可以从中间看到不同的东西。

人们经常会说,从一本书中得到了什么,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什么,而恰恰是说其实是他得到了他自己,他没意识到的东西。

案例一则

曾奇峰对A学员说,你需要去看50次的心理治疗。A学员回答:谢谢曾医生,我觉得这是你给我的特殊的礼物。她的话音未落,在场的B学员立马指责曾奇峰:曾医生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说呢?你怎么可以说别人有病而且劝别人去看心理医生呢?/然后他有队A学员说:你一定要知道啊,曾医生这样子跟你说是有善意的,他不是骂你。然后这个A学员停了一下,反馈说:刚才曾老师跟我说的那段话,我没觉得不舒服,怎么你跟我说了之后我不舒服呢?

分析:曾奇峰认为自己就是病人,称呼“病人”并不是侮辱,而且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值得吹牛的事情。所以他在这方面他的内心是干净的,但是B学员虽然在心理治疗领域工作了十年,但是他可能还是觉得并不好,看心理医生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所以他投射性的认为,曾医生在贬低这个人,她内心里面对疾病和看心理医生的贬低,传递给了A学员,然后她就感觉到了你是对疾病和看心理医生都有敌意的,所以她感觉到了不舒服,并且把它表达出来了。

一个人的内心清理的不够好,迟早会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出去,被别人感受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