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怎能少了爸爸的份儿?您的另一半也能成为“超级奶爸”!
首先,想问各位妈妈们几个问题:您的另一半,对带娃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呢?他的参与程度是怎样的呢?您的身边有没有“丧偶式育儿”的例子呢?
父亲的角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影响深远。当爸爸后,能不能够兼顾工作和带娃?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的出世,让我把人生的一大部分精力放到了育儿上,成为了当地朋友圈里认可的一位“超级奶爸”。相信您也发现,以爸爸的角度所写的亲子育儿类文章并不多。下面笔者想通过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历,希望能鼓励更多的准爸爸们,加入到“超级奶爸”的行列中。
1、为什么要做“超级奶爸”?
2015年,笔者和太太(当时还是女友)在广东的一个小城市,开办了一家儿童教育机构。初次踏入教育行业的我们,一下就转变为老师的角色。我成为了孩子口中称呼的“哥哥”,家长眼中的“孩子王”,从此,我的人生就与祖国的花朵们连接在了一起。
由于这份职业,我们见证了有爱的双亲家庭成长下的孩子,充满着乐观的性格和创造力;也感受到了家庭破裂和“丧偶式育儿”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来令人惋惜的自卑情绪。
已有研究明确表明:许多成年人的性格缺陷,严重者如施虐行为等,都源于儿时家庭的爱的缺失。这让我意识到,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关爱、陪伴、引导等),将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不久后的某个夜晚,当得知即将为人父母的消息后,激动和紧张的感觉随之涌上心头。一边是对创业初始阶段不稳定的担忧(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一边是即将开始的、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我们怀着感恩之情自勉:一切皆是缘分,一切顺其自然。既然来了,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个本分指的就是“父母”。那时突然醒悟到,我们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要成为孩子的家长了。
女儿的小脚丫2、奶爸的养成之路
有一点是早已在心里确定的:如果我要让太太的怀胎之旅不那么辛苦,那我就必须全程参与其中。“陪伴”,就是最好的参与。
首先,对孩子母亲的关注和陪伴当然是重中之重:她需要充足的营养,适当的运动;有的准妈妈怀胎过程很累,而有的比较轻松,但不论怎样,她还需要时常得到心灵上的安抚,毕竟,准妈妈的情绪可不是总是晴天哦(笑)。每一次的产检,陪伴在孩子母亲身边,她就能有更好的状态。
有人说,孩子的教育从他们在母胎的时候就要开始了,这点我是相信的。接近十个月的“胎教”之旅也马上开始。通过看书、网络等渠道,我们认真地吸取关于胎教的知识。我也开始尝试,每天晚上趴在妈妈的肚子前讲故事、放音乐;到后期胎动变得活跃后,还要经常跟肚子里的孩子“聊天”,告诉孩子今天爸爸妈妈都去哪里了、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的我,还只是一位准爸爸,对将来孩子出生后的事情有点茫然。
当然,一切已经在路上了。
孩子出生那天晚上,坦白说,我是处于脑子发懵的状态的(不知道其他的新爸爸是不是也这样?)。幸运的是,太太的生产过程很顺利。最想对太太说声:辛苦了。当时的我,心砰砰跳地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手忙脚乱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略囧啊!不过,谁还没有第一次呢?
在那天之后,我把自己的微信名字改了:“超级奶爸”,一直用到四年多后的今天。也代表着,我把自己的人设也重新做了定位。
从女儿出生第一天开始,我不希望错过她每一次的成长瞬间。第一次打预防针、第一次自己翻身、第一次吃粥、第一次早教课……好在有手机这么好的发明,让每位家长都能够记录下孩子的生命时刻。我的微信朋友圈也开始分享关于带娃的点点滴滴,连朋友和同学都开始主动称呼我“奶爸”了,挺好。
3.我用“旅行”来带娃!
在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全家决定带她一起去泰国普吉岛旅行。当时不少亲人朋友惊讶:这么小就出远门,还出国呀,坐飞机怕不怕?去到那里会不会水土不服?…
结果女儿在飞机上硬是睡了三小时,起飞落地全然不知…到达普吉岛后,跟着家人一起坐观光车,到海边玩水,坐我的摩托车上山,该吃吃该喝喝。我们发现,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后来,“旅行”成为了我们陪伴孩子的其中一种方式。这是一种相对愉悦、减压的带娃方式。毕竟,带娃是必然有压力的。
不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我们带着女儿到韩国、日本、香港等地旅行,真可谓“上天下海”。既然出外了,当爸爸的当然是负责体力活:逛街和观光时推婴儿车,坐计程车时折叠婴儿车,坐公交车时抬婴儿车,还要负责安保、拍摄、导航、搜索母婴室位置的任务等等。
情侣两人一起旅行,自然很浪漫和轻松;当带上“第三者”--小孩子后,画风就全然不同,难度升级啦!这也是很多家长宁愿把孩子放在家里让老人家带着,自己两人出去旅行的原因。但在我们夫妻看来,带上孩子去旅行,是不一样的有趣体验,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心智的好方式。
这就有人提出另一个常听到的问题:“孩子那么小,带他们去哪儿也不记得啦,何必呢?”
确实,孩子在三岁前去过哪里是不记得的。但她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感受、接收到的刺激,如“种子”一样,会落入到孩子的心田,影响到她的心智养成。
女儿八个多月大在普吉岛时,从一开始对海浪的害怕,不敢放下小脚丫,到后来敢让水流漫过自己的腿;一岁多在韩国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零下温度的寒冷(平常习惯了广东的温暖);两岁多在日本时,她感受到了迪士尼乐园的热情,也感受到了来自奈良鹿的“亲吻问候”;三岁再到日本乐高乐园时,她和日本的孩子一起过生日会,乐高大人偶出来唱歌的那一刻,她吓哭了……
这些旅行的经历,是待在家里舒适小环境很难感受到的。我相信女儿着实感受到了。庆幸的是,我能亲身陪伴着她和她母亲,共同去感受这一切。现在四岁多的她,有着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速度很快。
和八个月大的女儿在普吉岛4、夫妻俩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带娃
在四年多之后的今天回头看,我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兼顾事业和带娃的方法(它不一定适用其他家庭)。事业固然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养家糊口啊!
在继续分享之前,有个概念要弄清楚:我们的行为习惯是来自思维模式的。因此,不能把带娃当成是一种负担,正如我前面分享的,其实带娃可以很快乐。再则,当父亲参与到了育儿过程中后,母亲的另一半的压力将会减少,双方的育儿水平也将得到提高。还要很重要的一点,孩子的心智养成,与父亲的陪伴、关爱程度少不了干系。“丧偶式”育儿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后果可想而知。
正如之前所讲,“陪伴是最好的参与”。这里的陪伴,最好是高质量的陪伴。如果爸爸的工作繁重,实在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其实可以选择或创造出夫妻俩都接受的一种带娃方式,例如:父亲在每天晚上下班后,帮忙分担一下带娃工作;负责帮忙接送孩子上早教;在每个周末休息日,带娃出去公园走走……就好像太太与我约定的,每周三就是“爸爸带娃日”,那天我可以不需过多关注工作,但需要带孩子,或去户外,或去逛超市,或去书店看书。所有的前提都是:全程投入+不能敷衍了事。
陪伴的时间少,不等于不能高质量陪伴。也许,少参与一两次应酬酒局、少花点时间在手机游戏,就能挤出时间,做高质量的陪伴。我想,这对大部分父亲来说,并不难做到。“时间嘛,挤挤总会有的”,难道不是吗?
在以超级奶爸的这个人生角色,站在育儿的舞台上,我还在继续努力。由于自己也从事儿童教育行业,我尝试着做更多的分享。
在幼儿教育和亲子教育上,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输入更多、输出更多。记得有一次,有位准备当爸爸的男同胞朋友,希望我能教他在孩子出生后该怎么做。顿时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影响到其他的人。如果有顾虑于事业和带娃无法兼顾的爸爸,能因为我的分享而有所启发和改变,那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初心”。
和女儿在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