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婚姻育儿

孩子和你讨价还价,哪里出了问题?

2019-05-22  本文已影响11人  悠妈亲子成长加油站

最近发现女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说话都是这样说的:

妈妈如果你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去洗澡;如果你不给我讲 3 个故事,我就不做七感训练;如果你不陪我玩这个游戏,我就不练习舞蹈。

弟弟如果你不给我这个玩具,我就不让你喝奶;如果你再碰我的东西,我就拿戒尺打你;如果你再说妈妈不爱你了,妈妈就真的不爱你了 。

这种咄咄逼人的讨价还价让我很不舒服,让我停下来思考自己和他们的沟通方式,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如何将这个句式用的如此娴熟,回顾下自己和孩子沟通习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自己确实有这样说,如果你能 5 分钟内完成这个训练,妈妈就答应讲 2 本故事。

要么你们选择5 分钟收拾玩具,要么妈妈来收拾,可能玩具就要收起来一段时间。

如果你们不收玩具,我可能就要处理掉了。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参照物,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本来初心是想要督促他们养成习惯,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贿赂和威胁,孩子反而一转头变成了恐吓 ,原原本本的学会并且变本加厉的返还给我。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真的会经常和孩子讨价还价,会威逼利诱,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目的,各种方法都试了个遍 。着急的时候就是用自己的权威直接控制孩子。

可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如何应对孩子的讨价还价?如何改变固有的沟通模式?

将我们的目的定为想让孩子做事的目标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我们怎么说,孩子都觉得是命令,不论何时,人只要听到命令,就会很难让他们关注他人请求要做的事情的价值所在,他们觉得受到威胁了,他们需要自主权,需要自己决定做什么,而不是被迫去做。

贿赂则让孩子养成了孩子讨价还价,有时候会在应该做的事情上加上条件,因为我们本来是想通过条件给孩子一些激励,可是当这些外在的东西成为目的后,他们就会偏离自己的目标,同时用条件交换让孩子觉得只有有了奖励才能做这件事,这个奖励是需要不断变化才有吸引力。

从女儿的案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我们想要快速解决问题选择了控制的方法沟通时,孩子也就习得了这种沟通方法。第一时间产生了逆反并且学会了反击

除了贿赂和威胁(奖励和惩罚)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方法可以避免沟通的误区?

一、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巴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

沉默会让孩子有空间思考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被逆反防御的情绪一直带走,当他们停下来思考的时候,再加上适当的强化引导,孩子自己也能作出决定。

女儿不喜欢喝粥,放学回来很饿了。爷爷做了粥,她看到粥不开心:妈妈,我真的不喜欢喝粥,我知道了,你不喜欢喝粥,那怎么办呢,今天只有粥。我想加一点糖可以吗,也许能喝完。最后她自己加了一勺糖喝了一碗粥。

这种方法比我以前说如果你不喝粥,今晚就没有奶喝有效的多。

二、爱和尊重永远是沟通和相处的有效方法。

基于需要的基础和孩子沟通,不让他觉得就是在命令他们,决定是由他们自己做的,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我想让孩子们自己收拾床铺,可是如果我说过来把你的房间收拾下, 如果你不收拾,就乱的没法看了,女儿第一时间反应妈妈凭什么什么都要听你的?

我改了个方法:“弟弟姐姐很会叠被子和床单,你过来让姐姐教教你?”弟弟会说我也会叠,姐姐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如何让床单角抱在一起,浴巾抱在一起,如何完成折叠。两个孩子完成了自己浴巾和被子的收拾。开心的去玩耍了。

女儿觉得自己被关注,能力被看见,还有成就感,所以她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来教弟弟收拾床。

总结一下,孩子们学会讨价还价是因为我们设置了奖励和惩罚,是因为我们有条件,所以他们才会在条件的基础上加码。我们沟通的语言直接会被孩子学习并且拿来用,如果我们一直用假设的逻辑后果给孩子沟通,孩子可能就也会演绎出他们需要的逻辑后果,那么沟通都是讨价还价 

如何停止和孩子无休止的拉扯和争论呢,家长需要闭上嘴巴,有选择性的沉默加上适时的引导。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同时无论何时,爱和尊重都是与人沟通和相处的基础,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在需要的基础上讨论而不是命令,会更有效 。

放下评判和控制的想法,真正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讨价还价,孩子才不会学会讨价还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