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 学写诗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2021-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hl夜雨潇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唐)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称献纳臣。
注释:
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九十六岁卒。落第:考试落榜。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指吴越一带,丘为家在嘉兴,属越地。
不得意:不如意,不得志。况复:何况,况且。
为客:作客他乡黄金尽:用苏秦典故。《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这里指盘缠花光。
五湖: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为的家乡。
三亩宅:《淮南子·原道训》:“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后以“三亩宅”指栖身之地。
祢:指祢衡。献纳:把意见或人才献给皇帝以备采纳。
译文:
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
客游京城盘缠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
家里还有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一人归。
深知你祢丘有才能却没能推荐,作为一名献纳之臣我只觉惭愧。
赏析:
这首诗可能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首联:“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一“怜”字饱含了对朋友的同情,更何况在这美好的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以乐景与悲伤,更衬托出了丘为的不得意。
颔联:“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这里引用了苏秦的典故,“黄金尽”对“白发新”对比鲜明,只叹尽的是黄金,新生的是白发。道出了为客的不易,突出了朋友心中的愁苦。
颈联:“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巧用数字,“五湖”对“三亩”,“万里”对“一”。凄凉与孤独已尽在此联。
尾联:“知祢不能荐,羞称献纳臣。”引用了祢衡的典故,由怜惜之情,转为自责。愧对以献纳臣自称。
(淸)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评:“无字不悲,收亦厚极,不愧古人。”
领悟:
将单调的数字,巧妙地组合,写出了万千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