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王阳明心学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王阳明心学智慧:你很讲规矩,但有点迂腐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26人  海兄2020

讲规矩 or 迂腐? 

生活中,有一类人常常以“正人君子”、“老实人”自居。他们为人正直,做事守规矩,处处谨慎不越界,似乎做什么都很正确。

可是,当我们和他们相处时,会发现这类人常常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他们的脑中有很多条条框框,和他们打交道会感觉很累。我们不由得在脑海中冒出一个对他们的形容词:迂腐

不少家长也困惑该如何教育孩子为人处世。教育孩子在外要“诚实”、“守规矩”又怕他吃亏,教育孩子要“机灵”又担心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家长为此挠头不已。

作为孩子也很困惑,做一件事情,自己明明是“诚实”的,却被家长或同学们嘲笑为“傻”。孩子因此感到很委屈。

诚实和迂腐的界限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究竟应当怎么做呢?

“揖让救火”的故事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燕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赵国有个名叫成阳堪的人,他家的房屋着火了,想灭火,却没有梯子可供爬高,他立即派他的儿子成阳朒(nǜ)到奔水家去借。

成阳朒是个读书人,他穿上盛装,慢条斯理地前往。见到奔水氏后,与奔水氏拱手作揖三次,然后被请进厅堂。成阳朒安静地落座。奔水氏命令侍者摆宴席,献上肉干、肉酱,请成阳朒喝酒。朒起身,端了酒杯一饮而尽,并且回敬主人。

喝完酒,奔水氏说:“您光临寒舍,必定有什么事需要命我效劳。请说吧!”

成阳朒这才告诉他说:“天降大祸于我家,火烧得正旺,大火肆虐,我们家人想爬到高处浇水灭火,但手肘下又没有长翅膀,只有望着房屋号哭。听说您有梯子可以登高,可以借给我吗?”

奔水氏一边跺脚一边说道:“你怎么这么迂腐啊!你怎么这么迂腐啊!在山上吃饭遇见老虎,肯定吐掉食物逃命;在溪流中洗脚遇见鳄鱼,肯定丢掉鞋子逃跑。房子已经烧着了,哪是你揖让讲礼的时候啊!快!咱们走!”

于是奔水氏急忙抬梯子和成阳朒赶回家,等赶到时,房子已经被烧成灰烬了。

因此便有了成语“揖让救火”。形容做事迂腐,墨守成规,在实际问题面前分不清轻重缓急。

成阳朒作为读书人,待人恭敬有礼,并没有错。错在他拘泥于“礼”的教条,把外在的形式错认为是理,本末倒置,未能通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认死理”。

与揖让救火不同,历史上有著名的“舜不告而娶”、“武王不葬而兴师”的故事。

舜的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嫉妒舜,曾经设计谋害他。舜担心继母反对他的婚事,因此他在不告知父母的情况下迎娶了尧的女儿娥皇、女英,被后人诟病为不告诉父母就结婚,是大不孝的表现。

商纣王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周武王的父亲文王去世了,武王大举义兵讨伐商纣。

当武王设坛盟誓,准备挥师北渡的时候,伯夷、叔齐赶来,跪拜马前,指责武王说:“你父亲死而未葬,就大动干戈,这能算孝吗?你作为商朝的臣子,竟敢发兵讨伐天子,这能算忠吗?

武王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意见,而是率领队伍,直发朝歌。在牧野之战中获得大胜,统一了天下,建立了西周。

王阳明对“舜不告而娶”、“武王不葬而兴师”充分肯定。他认为舜和武王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孝和忠。

阳明先生说:“至于舜不告诉父亲就娶妻,难道是在舜之前便有不告而娶的准则,故而舜可以在书中求证、询问于人,才这样做的吗?还是根据心中一念的良知,权宜轻重,不得已才如此做呢?

周武王不安葬文王就兴兵伐纣,难道在武王之前已经有不葬而兴师的准则,故而武王可以在书中求证、询问于人,才这样做的吗?还是根据心中一念的良知,权宜轻重,不得已才如此做呢?

假如舜心中不是真的怕自己无后,武王心中不是真的想救民于水火,那么他们不告而娶、不葬而兴师的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不忠。

而后世之人不务求推行自己的良知,在内心感应事变的过程中体会义理,却想要凭空去讨论这些权变还是经常的问题,把它作为待人处事的一般原则,以求得遇事时能够没有过失,这距离圣人之道相差太远了。”

阳明先生的意思很明显,古代圣贤做事并不是从既有的规定和准则出发的,而是遵从内心的良知。

如果舜不能变通,就会造成自己无法迎娶,造成自己无子嗣。如果武王不能变通,就会造成延误时机,造成更多的百姓受苦。这样的结果是舜和武王的良知所不忍心见到的。

圣贤做事的唯一准则,就是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三个字而已。后人遇事时,常常忽视了对自己本心良知的追问,闹出各种迂腐的笑话。

要规矩,也要权变

有人向阳明先生请教孟子所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的意思。

先生说:“中道便是天理,便是权变。随时而变,又如何可以执着?必须因时制宜,很难预先设定一个标准。后世的儒者,要把各种道理阐述得没有纰漏,确立一个固定的格式,这正是执着于一。”

在《孟子·离娄上》有这样的一段话:

淳於髡(kūn)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当嫂子溺水时,我的内心告诉我要救嫂子,我迫不得已拉了嫂子的手,甚至对嫂子进行嘴对嘴的人工呼吸,这都是为了救人,是权变,是致良知。

再比如,在校园里,当得知女同学在澡堂里晕厥了,男生顾不得那些所谓的“羞耻”、“嘲讽”,冲进澡堂抱起女生往医院跑,这也是致良知。

做事要懂得权变,权变并不是耍滑头肆意妄为,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如果在这种紧要的关头还纠结于那些“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和礼仪,就是真正的“迂腐”了。

做事如此,对人也是如此。

《孔子家语·六本》有云: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意思是父亲轻打我就忍受,重打我就逃跑。我不能陷父亲于“不义”,不能使得父亲失手打残我,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对待父母和领导,如果不懂得权变,就会陷入愚孝、愚忠的误区。

华夏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谓的“礼仪”,都应该是内心之理的外在表现,是此心之真诚坦恻自然而发的行为。如果舍本求末,执着于外在形式,往往会忽视内心良知之理,这样就偏离了礼的根本,演变成“虚伪”和“迂腐”,误人误事,害人不浅。


致良知学舍(微信公号Yangmingism):传递王阳明心学正能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