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角兽——1团集结号

【Day6+李明洋】如何识别人群中的理智人

2017-08-08  本文已影响33人  我是李明洋

今天加入了曹铎同学的思维模型研习社,在群里就一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也发表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对比下来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还是处于凭借直觉和本能去解释的层面,没有对问题本身进行拆解和理智的分析,而后恰巧看到李叫兽的这篇文章,读来感触颇深。

我们常说这个人很理智,仿佛就是说这个人冷酷无情,可事实是很多理智的人依然可以感情丰富,理智是不盲从、不盲目、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情感缺失、冷酷无情,当一个人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更加以证据而不是直觉和本能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而要拥有这种能力,首先要承认直觉系统的不足,并且尝试克服。

一、承认情绪的影响---抵抗直觉的缺陷

比如推广一款产品,直觉会告诉你覆盖的用户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往往产品覆盖的人群越多产品本身的定位就越分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就越模糊,效果跟没有覆盖是一样的,反而不如给产品做好定位,精准的覆盖某一类人来得好。

二、控制无关的影响来源---聚焦你的问题本身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10招让小白轻松搞定新媒体运营》,《学会这几个套路月入十万不是梦》,《微商大咖不会告诉你的日引500精准粉丝的秘密》,看到这些标题也会不自觉的进行脑补,仿佛学会这些立刻就可以跟作者一样,这时候需要克服直觉和本能给你带来的影响,单就这个现象去做分析,应该理智的分析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拥有一个可以特别有效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赚钱方法的时候,你是否愿意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成为你的竞争对手?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不愿意,那为什么作者愿意分享出来?把这些秘密分享出来对作者有什么好处?经过这样理智的发问和分析,就会明白作者分享的真实目的。

三、识别现状背后的合理性---向“习俗”说不

我们常常容易把约定俗成当做理所当然,很少去识别这种“习俗”产生的历史原因和背后的合理性,就好比90年代推广产品,在央视上随便做个广告就可以妇孺皆知,让人们争相购买,而现在在消费者被各种渠道各种广告刷屏洗礼,如果还想通过在央视打广告获得人们争相购买的情景已是不可能了。再比如父母那一代人的认知当中认为上大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只有上大学才能让孩子更有出息、更加成功,而现在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准不是简单的用是否上过大学来衡量的,是他是否具备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是否拥有锲而不舍的耐力,是否拥有高效的思维认知水准以及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的能力等等。所以说要理智分析每个阶段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而不是孤立于环境、时机、背景之外,单纯为了做一个事情去做。

四、不要只有直觉就做解决方案---反直觉的反而是有效的

人往往很容易受到第一眼感觉的影响,也就是常说的先入为主,第一眼看到这个人邋里邋遢就判断这个人人品不好,第一眼看到一个情景就不自觉的进行脑补,就好比耳熟能详的孔子和颜回的故事,颜回要回家,孔子嘱咐颜回“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虽然是杜撰的,其实也是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不要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件事,有时候反直觉反而是有效的。

五、不要无视证据---觉得是对的,也能相信是错的

尽管自然科学已经向人类展示了我们生存的宇宙的大致模样,根本没有人们臆想出来的上帝、佛祖和神明,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受到宗教和信仰的影响,在“直觉”面前,证据变得多么无力,所以,如果要变理智,就要克服自己直觉系统的障碍,不要无视证据。

总结,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直觉,只看证据,而是要承认直觉的缺陷,用证据和知识去校准我们的直觉,让我们更理性的看待这个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