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

个人集体与人类

2019-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焦克城

从经济利益上看,个人与个人之间是对立的,我的财产并不会无故的归另一个陌生的人,同时每个人都在彼此争夺对方的利益。从而这样的竞争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潜移默化的呈现着。一个人如果有意的去忽视这种竞争,其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必须去正视这种竞争,并且在其中尽可能发挥所有显性与隐性的能力,这种经济上的竞争关系,甚至不止限于经济,反而扩展到思想,文化等一些列的领域,或者对其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强大的冲击。

人与人的经济竞争关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源的不均,比方一个人比你吃的喝的住的用的,甚至配偶,体验都比你好,这理所当然的能够激起你的心理作用,首先就是问自己为什么,如果答案是对方比你奋斗比你有天赋,比你命运好,这勉强能够令自己满意,可如果对方只是你捐助的,那么此时你一定会气愤。甚至不是你所捐助的,是另外的人捐助的,相信你也一定会气愤。于是我们便会加强这种经济竞争关系,如果许多人都发现这些现象,显然这样的经济竞争会加强,源自一种紧张感与愤怒感。

经济竞争加强的首要表现是人们不愿花更多的代价在道德领域,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暴露更大的内在矛盾。在经济利益与社会道德领域人们应该作何抉择,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最大的问题。

首先如果人自身及家庭本身就面临问题,这样的矛盾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只有在一些相对富裕的家族中,这样的问题才会出现。因为面临危机的家庭本身,对本家族内部问题的解决就能够促进整体的发展,甚至道德上的捐赠阻碍了本身的发展,家庭中面临危机表现为现阶段的经济问题,未来的经济保障两方面,其中任何一方没有充分保障的家族都是以自身为最大的发展目的。而一些相对较强的家族,它们不仅能够保障自身,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它们首先应保证符合自身水平的供应,因为这样的消费带动的经济潜力与产业的发展是极大的。而在未来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多余出的部分便能够作为道德开支,而这样的要求只具有道德意义,并不具有法律效应。

道德援助最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通过税收来调节收入分配,以此来实现社会福利,尤其照顾那些具有当下经济问题的家族,解除绝对贫穷,另外也要对有未来经济问题的家族进行经济援助,真正的实现社会福利。

个人在经济问题与道德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首先个人找准自己的定位,生活水平依家族的经济收入决定,未来的保障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的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个人的道德追求有关。经济市场中人们是否应该去照顾家庭经济问题的人,还是应该尽情的发挥经济的带动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市场对于每份商机都是与个人相应的能力进行匹配,你有这个能力总不能干等下去,甚至叫没有能力的贫穷人去,而且商机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你懂你就上,市场本身是不讲人情的,它只说实力,每个有实力的人都会为家族争取足够多的资源,以供家族内的发展。如果在过程中人为的限制,我想这样不是明智的。所以有商机就应该去追求,至于如何处理,首先定位你自己,贫穷的通过政府福利,富裕的看富裕程度和个人的意愿。市场上是不说人情的。

贫困者是通过全体人的援助以政府为媒介来进行福利的,所以就算没有个体人的直接援助,本质上也存在每个个体的援助,这就是人类的集体。市场上可能尽一切的能力,而后政府重新进行分配稳定社会的长期发展与人类伦理。同样一个人做好一个家族的发展,本身就是对国家的一种支持。

附,道德与经济要结合,以匹配为核心,符合社会道德即社会的发展,有效的积极应对个体竞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