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
第八章
四种认知领域之第三种领域
——认识他人眼中的我
追求自知,其中没有巨大的危险吗?确实有这在前文也说过。我们由此想到了第三种认知领域:对我本人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第二种领域)的系统研究,必须要靠将我作为客观现象的、同样系统化的研究来平衡和补充。健全的自我认知一定要包含两个部分,即了解我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第三种领域)。少了后者,单有前者可能会造成最荒唐,最具破坏性的错觉。
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第一种领域,但无法直接接触到第三种领域。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意图显得比我们的行动真实得多。而这可能引起别人的重大误解,因为对别人来说,我们的行为比意图更真实。如果我仅从第一种领域,从我的内在体验中获取我的自我形象,难免会把自己看成是宇宙的中心,好像一切都围着我转:当我闭上眼睛时,世界就会消失;当我遇到痛苦,世界就会变成泪谷;我开心时,世界就会变成喜乐的花园。有些与人为善,温文尔雅的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在没有人看的时候,树还在不在?他们迷失在第一种领域里,没能抵达第三种领域。
在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种领域,需要不掺杂任何意愿的客观观察,我真正观察到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我能像别人那样看到我自己,我看到的自己会是什么样?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我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禁令就没有什么意义。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死了,来到了下一个世界,遇见了很多人,其中有些是他认识和喜欢的,有些是他认识和厌恶的。但还有一个人是他不认识,也无法忍受的。那人所说的一切都让他抓狂和反感——他的举止气度,他的习惯,他的懒惰,他说话时那种虚伪的方式,他的面部表情等等。他还觉得自己能够看透那人的想法,感受和所有的秘密,甚至还能看透他的全部生活。她问别人这个有悖常情的人是谁?他们回答说:“那是我们这儿的镜子,它很特别,跟你那个世界的镜子不一样,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再让我们假设一下,你一定得跟一个人生活在一起,而那个人就是你,会怎么样呢?或许这正是别人非做不可的。当然,如果不做自我反省,你也许会这样想: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该多好,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乐园。自大和自欺是没有下限的,你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时,请把自己也放到他的视野,你会看到他是如何看待你,听取你对你的日常行为抱有何种观感。你会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你自己。
在第三种领域获得认知意味着什么?上面这个故事给出了十分生动准确的描述。他还清晰地说明,第一种领域的认知与第三种领域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以及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的话,可能会有不良后果。
对于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是什么样?自己的话听起来是什么样?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人人都怀有十分自然的好奇。但故事里的那面特别的镜子,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或许这是一桩幸事。镜子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或许超过了我们的承受程度。意识到自己当真有很多错处,总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我们有许多机制保护自己,让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自然而然的好奇,并不会给我们在第三种领域带来太多的认识。而且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转向研究他人的错误,而不是自己的错误。尼克尔博士用福音书里的话提醒我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他指出:
在希腊文里,用在“刺”这个词的原文很简单,就是看见。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但用在自己眼中的梁木上的词很有意思,他的意思是注意到,发现,得知,了解到一项事实,认识到,观察到,理解。显然,这要比发现别人眼中的刺难得多;调转视角,绝非易事。
那我们要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它对我们与他人的和谐生活又有多么重要?办法在传统宗教著作中已经阐明,不过,文字相当零碎,也许在这个领域最有帮助的指引,可以在莫里斯尼克尔所著的《葛吉夫和乌斯宾斯基教学心理学评论集》中找到,我已经从这本书中援引过数次了,它采用的说法是外部思考或者设身处地。这需要高度的内心诚实和内心自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具有良好的意愿,没有长久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需要什么样的努力呢?这种方法离不开自我意识。要设身处地就必须出离自身的处境。只有意识做不成这件事——意识会确定,我还处在自己的处境里。计算机除了显示预先设定的程序,什么也做不了。只有计算机编程人员才能促成真正的改变,比如设身处地。换而言之,所需要的能力,不光是意识,不光需要我所说,让存在成其为动物的“y要素”,也需要“z要素”自我意识。这一要素,能让动物成其为人。正如尼克尔博士所说:“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这种方法无关你和他人孰是孰非,它能促进意识的效果。”我应该再补充一下:“使之达到自我意识的层次。”
我们对自己了解得最少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摇摆不定,其他人会注意到我们如何自相矛盾,但我们自己注意不到。而在第三种领域的认知,会帮助我们像旁人一样看清我们自己,从而看出我们的矛盾之处。稍后我们会看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明摆着的矛盾,未必就是错误的体现,他们很可能是真理的体现。对立无处不在,我们发现很难将对立的两者同时保留在我们的头脑里,其他人可以轻易看到我们的举棋不定,左右彷徨,正如我可以轻易看到别人这样做。但充分意识到,我摇摆不定,意识到我的看法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正是我在第三种领域中要完成的任务;我的任务不光是要发现变化,还要不加评判地观察他它,不去判断个中的对与错。在第三种领域的这项任务重点就在于不做批判的自我观察,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冷静客观的图景,看清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被我们当下的是非之见所修正的图景。
研究第三种领域的方法之一就是照相,就是趁有事发生,而我们又没有意识到自身状态时,捕捉自己的真实状态。科尼尔博士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通过长期的自我观察,给自己照了一本相册的好照片,那么你不必费神,就会从你身上看出你反感别人的那些地方在你身上同样存在。这时你就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了。你就能意识到你从自己身上发现的这些问题,他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心里也有她自己的难题,就像你一样……越是少一些妄自尊大,你就越善于从外部进行思考,你就会越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在第一种领域(必不可少)研究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而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则会让人领悟自己的渺小。我在这个无比广大的宇宙中算的了什么呢?我只是小小地球表面的数十亿只蝼蚁之一而已。但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说是一根有自我意识的芦苇,而且无比珍贵。尽管他的自我意识在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休眠状态,只是一种潜能。
我们在第三种领域获得认知的最大帮助,源于这一事实:我们并非独自生活,而是与他人生活在一起。他人犹如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我们自我设想的面貌?因此我们可以借以获得这种认知的最佳方法,就是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困惑和难处,做到设身处地。有朝一日,我们也许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小小自我,连同我们的需要困惑和难处都不会进入界面,而要像这样完全排除自我,意味着完全客观,完全行之有效。
基督教徒被告知要爱人爱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人爱自己时,诗爱者与被爱者都是她,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但当他爱邻人时, 他那小小的自我往往会烂在中间。因此,爱人爱己,就意味着去爱,不要让自我介入其中,就意味着达到无私的完美境界,将自私自利之心全面消除。
正如同情心是在第二种认知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一样,无私是在第三种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
之前我们提到过这两种领域,并不是我们的观察所能够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借助同情和无私这两种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我们才能进入这两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