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雾气氤氲
2023-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501天】
江南的三月
一下雨
就朦胧唯美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时候,更多的是呓语一般的喃喃。
当羡慕一个人的状态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在缺失,于是自省,艳羡他人什么了?我们的参照物,大多数是来自于他人,而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内核很稳定的话,是不会受到他人左右的。
但自我强大的人,当把他赖以虚荣的认知推到,并不能使他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只能导致他盲目追逐另一种虚荣,用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符号,他始终不会跳出这个框架,把自己包装得很好,始终理直气壮地活着,且活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唯有时时在反省的人,自我的内核是脆弱的,否则他不需要反省,也不需要不断重铸自我——但同时这样的人又是谦虚的,悲悯的,同理的,他与人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听得进人话,做得了事情。
从闭目塞听的自我,到广纳人言,也是一段路途。
二冬在书中写到:
大部分人在自我这个小宇宙里是不愿意出来的,那里坚固,安全,让人自信,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乐意把头探出去,像看陌生人那样客观理性地反观,审视自己。
所以”能够反观自身“就是佛教里讲的慧根:跳出自己而改变,就是一次次涅槃,直到小宇宙的疆域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智者。
所以不管是法执障碍还是我执障碍,悟“空”最重要。
而熟视无睹,屡见不鲜,都是在表达一种麻木,是对觉知的一种破坏,也是一种“死亡”。
时时保有一种陌生感,一种客观感,或许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就会更趋近于真相,而不是那个强大但虚弱的空洞的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