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BATTER ME

善用奖励,做多巴胺的主人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31人  田心远

01
第五章主要讲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明知道这个事情对自己没什么好处,甚至有害却还是会继续做下去?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意志力的问题,还有生物学基础—多巴胺。“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会放大及时行乐的快感,让你不再关心长期的后果。”

现代科技“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就让我们成为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

现代人已经有很多都是离开手机“不能活”的状态,我们每天拿着手机刷着微博、微信,关注各种新闻信息,我们渴望看到朋友圈新的动态,担心有新信息发给我们,所以我们就不停的翻弄着自己的手机,有数据显示:一般手机用户每天解锁次数80次左右,发烧友在120左右,掐指一算,除去睡觉的6小时,差不多每十分就要点亮手机一次。所以我们的时间都这样给碎片化了。

还有很多人沉迷网络游戏,很难戒掉,书中也分析了原因:电脑和电子游戏的设计者有意识的控制了人们的奖励系统,让玩家上钩。“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游戏就这样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不停地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使人们对这两种东西上瘾,欲罢不能。

所以,如果我们想拥有自控力,就需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学会区分这两种奖励,也许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了。

这是本章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无论是刷手机还是沉迷游戏,可以来问自己:这样的放纵真的很快乐吗?

“当人们注意到奖励的承诺不过是假象时,魔咒就解开了。如果你强迫你的大脑,让它一边期待着奖励—获得幸福、快乐和满足,结束痛苦和压力,一边真切地感受现实状况,那么大脑最终会调整它的期望值。......当我们把自己从错误的奖励承诺中解放出来时,我们常常发现,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正是痛苦的根源。”

02 善用奖励,做多巴胺的主人

03
RIA拆书法
R:奖励的承诺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没有奖励的承诺却肯定会带来不快乐。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没有奖励的承诺,我们则会失去动力。
I:我们需要奖励的承诺,激发动力与兴趣,对抗诱惑。
A1:对于奖励的观点,我以前一直没有重视,看来必须调整,善用奖励,以达到激励的目的。我去年的梦想板里对抗“懒惰”的对策就是18个礼物奖励法,可惜没有真正落地,所以也没有体会到激励的作用。
A2: 2018年我依然存在着拖延的问题,那还是用奖励来激励自己。我就跟着早起团的节奏走,28天为一个周期,每一期确定一个目标,完成之后奖励自己一个礼物,试试看效果。方法同样适合女儿,善用奖励,适当刺激,让学习与生活像打通关游戏一样有趣,让无聊的事情多巴胺化!

04
自控力试验第四天:健康晚餐的挑战。
中午依然有剩下的火锅,好多菜肉,坚决倒掉,弄点牛奶燕麦加坚果、水果,OK,搞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