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脑宁愿选择玩手机,也不愿意思考?
最近常听的一句话:人为了逃避思考,什么都干得出来。
反躬自省:比起看书学习,我更乐意玩手机;比起理论溯源、多方理论考察对比,我更愿意全盘接受作者所述;比起深入思考,我更喜欢学个新观点就到处乱用……为什么大脑宁愿选择玩手机,也不愿意思考?
这两天看了《打开心智》的第一章,试着结合里面的大脑原理解答。
一、节能——思考费力不讨好,玩手机省力又轻松
大脑最基本的原理就是节能,每天琢磨着怎么用有限的资源好好活着,把更多的行为转为“自动化”行为,尽量少地消耗资源。
以注意力资源为例,玩手机对我而言几乎是“自动化”行为,做起来毫不费力。而我之前没有培养思考的习惯,选择“思考”就意味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力资源。吝啬的大脑自然选择前者。
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认知吝啬鬼”理论认为:大脑对于绝大多数事物都希望采取最省力的方式去理解。“认知流畅性”理论认为:大脑更喜欢处理起来更加流畅、省力的信息。与“5分钟学会XXX”“3句话让别人XXX”,语音、画面、视频多维度信息相比,厚重的书籍、枯燥的文字、50本书也不一定能形成的深度认知,有限理性的大脑自然再度选择前者。
二、反馈——不劳而获的反馈?or有劳而获的反馈?
反馈原理是大脑的动力系统,不断奖赏人类做对生存有利的行为。例如饮食、睡眠、繁衍、获取信息、社会习得等……
实现这一原理的生理基础是多巴胺的奖赏回路,当这个回路被激活时,人会产生“想要”的动力,但不会获得快乐。即快乐与多巴胺无关。
如果多巴胺不产生快乐,产生的是什么感觉呢?
之前看过一个实验,将实验室的小白鼠大脑连通电极,当它按动开关,便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这个小白鼠会不吃饭不睡觉,反复按动开关,直至死亡。
可见,多巴胺产生的那一刻,人产生的不是快乐、满足,更像是“不满足”“不够”“我还想要”“我想要更多”,像极了我熬夜玩手机的样子……
手机的大量App都是精准应对大脑的反馈系统而造,让人不费力就获得大量多巴胺。而思考却需要大量输入、反复思考、不断输出、不断更新,有所收获时也有多巴胺,但是获取难度、产生量与前者相比差异巨大。
1、不劳而获,立刻拥有500块
2、劳心劳力300块,也可能150,甚至今天不一定有产出(但是继续坚持,不知道多久以后、也许可能会有1000乃至更多?也可能没有?)
你会选哪个呢?自然是1。大脑也是如此。
可怕的是,如果大脑一直沉迷在手机制造的多巴胺卖场里,它就越来越难依靠自己制造多巴胺,也就进一步依赖手机。
所以如果要让自己开始思考,就要有意识远离外界的多巴胺“速食产品”。可以先设置小目标,达成后再上升一点点难度,再达成再调整,不断让大脑享受依靠努力而获的多巴胺。
三、稳定——你怎么能说变就变?
由大脑的节能原理可得,什么样的状态最节能呢?稳定、少变化。
一个之前沉迷手机、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人,突然开始要思考、要勤奋学习,对于大脑反而是紧急事态,这意味着它要消耗大量资源应对急剧变化的行为。这对于吝啬的“脑扒皮”同志来说,是绝不能忍的。
更不要说“思考”同学还有很多它深恶痛绝的缺点。
第一,不确定。“思考”能带来什么好处?什么时候能带来好处?能带来多大的好处?都不确定,能确定的就是费注意力、还费理性,投入大回报少且说不准,no。
第二,不一致。认知是迅速改完了,“思考有好处”。行为还没跟上呢,还躺着玩手机刷视频。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大脑会非常不舒服,必须要调节一个,心累。
第三,不适应。一直在做“一一得几”,突然变成心算“234457✖️2899497”。“脑扒皮”哭着说,超纲了!大脑有一条维稳的“基线”,突然的变化会被视为异常,最后要回归基线。
最让我警惕的是大脑应对“不一致”的方式。
认知与行为不一致,调哪一个更简单?
自然是认知,调行为太难了,费资源。
调认知就简单多了,可以劝自己“别人不思考不也好好的吗?”“人生在世不易,享乐第一。”“快乐最重要,别难为自己。”
一旦我让这些成为自己的“预设立场”,之后就会重视寻找那些不思考也很快乐的人,尽力忽视那些因为思考获益的人。
就算因思考获益的人怼到我面前,我也会告诉自己:那是因为他有好老师好父母好机会,我可没有呢,都是命。
甚至开头的“人为了逃避思考,什么都干得出来”,也像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人类都这样,那我不思考,不过就是犯了人类都会犯的错误而已嘛。从而让自己更安心地维持现状。
四、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成为什么?
大脑的预测原理给予“改变”莫大的信心。即大脑是可塑的、用进废退的,可以通过训练不断调整。几乎可以说“我们喂给它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当我不断“喂”给它简单的、碎片的、娱乐化的信息,大脑也就成为了粗糙、浮躁的享乐机器,再难展开深入的思考。
当它监测到周围环境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挑战,它自然也就停滞了成长,并会给予警示:这样下去不安全。
以上,是大脑为什么逃避思考的原因,明天要通读后续的部分,回答“怎么让大脑爱上思考”的问题。
【碎碎念】
今天出去了一整天,要写的内容又比较多,文字调整不多,后续要写整本书的读书文章的时候,从这里挑选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