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笑语思无尽每天写1000字

读《猎人笔记》之地主鲍金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21人  234af9ace397

黑鹰城与金冠城相邻,从波月县翻山越岭到瑞芝县,便可察觉两地的居民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黑鹰城的农民个矮,背驼,穿草鞋,住木屋,干重活,一脸忧郁,低头看人;

金冠城的农民个高,身正,穿靴子,住农舍,做生意,目光大方,热情好客。

两地的自然风光也大为不同,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黑鹰城林木稀疏,水塘污浊,生灵罕至;农舍也是破旧不堪,杂乱相连;

金冠城森林环抱,沼泽遍野,野禽丛聚;农舍则是宽敞整洁,管理得当。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芝县时,结识了一位金冠城的地主,名叫鲍金。除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以外,鲍金是一位热心而又出色的人物,他还带着一条猎犬,取名“天文学家”。

在相识的第一天,鲍金便邀请我去他家过夜,由于步行的路程较远,我们得先去佃农霍尔那里整一辆马车。霍尔的家矗立在森林中央的一片空地,屋架由松木搭建,与篱笆墙相连,正屋门前还有一个简陋的席棚。

不巧的是主人并不在家,招待我们的是霍尔的儿子,霍加。进屋稍作歇息后,我们见到了霍尔的其他孩子,他们自称是“小黄鼠狼”。光我们见到的年轻小伙子就已经有六七人,不过还没有全到场,其中霍勃进山打猎了,而霍西则随着父亲办事,这可真是一个大家庭。驾车的是霍尔十五岁的小儿子霍夏,一路颠簸之后我们来到了鲍金先生的事务所,迎接我们的是独眼老人米纳奇,一阵寒暄后,才知道事务所已经关闭,只剩下两间空房子,在那里我有幸品尝了山泉,还了解到之前鲍金利用这个地方赚了不少钱。马车再次出发,过了半小时,我们才进入地主宅邸的大院子。


【相关说明】

本篇由《猎人笔记》译本第一章开头部分缩写改编,尽量保留主要内容和情节,以求读过之后同样能够感受原著的部分滋味。这本书原文大多情节简单,平铺直叙,地主鲍金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相当于只是个引子,这让我想到《水浒传》的开篇的洪太尉和王教头,一个交代背景,一个引出主角史进,是一种很好的小说叙述方式。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主要讲述身为猎人的“我”,在狩猎期间的所见所闻。作品通过笔记的形式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生活,刻画了诸多人物形象,展现了农奴制之下的各类悲剧,让苦难与自然美景和纯朴民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本书采用见闻录的形式进行描写,语言简洁优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本随笔集。

作者全名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相信喜欢文学的人大多对这位文坛巨匠有所耳闻,只是现在读过其作品的人估计不多,很大的原因是俄国文学被翻译成中文后,各类地名和人名足以将我们绕得晕头转向,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这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了解世界名著的理由。

由于本人不懂俄文,无法涉及原著翻译,只能通过现有译本进行整理,为方便使用中文阅读,均对原文人名和地名进行改称,尽量取含有中文意义的名称,特注释如下:

波月县:博尔霍夫县,原译文为“波尔霍夫县”,与地图上查询的译名有所出入。

瑞芝县:原译文为“瑞兹德林县”,地图上找不到该地,倒是有一地“日兹德拉”与之读音相近。

黑鹰城:奥廖尔省,其地区象征为“雄鹰”,旗帜以黑鹰伫立于上,故称为“黑鹰城”;

金冠城:卡卢加省,洲旗以金冠加顶,故称为“金冠城”

鲍金:原名鲍卢台金。

霍尔:貌似是俄罗斯的姓氏?反正不是全名,这边改成“霍”姓。

霍加:费加,霍尔的儿子之一,自然也姓“霍”。

霍勃:鲍塔勃,霍尔的儿子之一。

霍西:西道尔,霍尔的儿子之一。

霍夏:瓦夏,霍尔的儿子之一。

米纳奇,看守事务所的独眼老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