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柳宗元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喜欢柳宗元,源于他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很是有点儿遗世独立的决绝与果敢;源于他的“佁然不动,俶而远逝,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将水中游鱼的调皮可爱与大自然的宁静淳澈巧妙融合,生出别样滋味;源于他的“虽曰爱之,实则害之;虽曰忧之,实则仇之”(《种树郭橐驼传》),冷静理智与客观有爱跃然纸上;源于他的“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心忧百姓、为民请命,让人感动;源于他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渔翁》),将动景与静景、声音与画面描摹得如此摄人心魄………

他着实有才情,着实洒脱又不羁。

只是,之前对他的了解只是皮毛,仅限于教材下面的注解或者是教参里的零星介绍。

所谓的“知人论世”,方能对作品解读的更加透彻。话虽如此,对柳宗元的理解还是有点扁平化。我当然清楚,还是功夫没下到,书读得不够多。

恰好,听到下面的内容,如获至宝,赶紧消化吸收,以便对柳宗元的了解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再解读他的作品时也能带领孩子们多几分“沉醉不知归路”的愉悦感:

河东先生柳宗元,年轻时仕途一帆风顺,才三十二岁便做了礼部员外郎。

原来也是惊才艳艳的人中龙凤呢,文学长河里,但凡能留下“几朵浪花”的,又有几人是“泯然众矣”的呢?

也许是天妒英才吧,也许磨难才是成就一个人最好的是金石吧。

本该节节攀升的他,却因一篇《六逆论》,被刚即位的宪宗贬去永州。本是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

放眼历史上, 因文章作品不合当政者的喜好,因站错了党政之争的队,因各种奇葩的牵连被革职、被流放的数不胜数。

柳宗元也是其中一员。

永州十年,柳宗元不仅经历了母亲病逝,女儿夭折,家中失火,自己还记忆衰退,浑身是病。

这可称得上“屋漏偏遭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了。

一如刘禹锡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凄苦无人会,一如白居易的“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无人问津。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埋怨,反而是不断反省自己、为人着想。

这就是柳宗元让人敬重的地方——

世界吻之以痛,他却报之以歌。

刘禹锡能在惨遭贬谪时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豪迈达观超越自我,毛泽东能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的融入民众成就自我,苏东坡能在一贬再贬甚到了蛮夷之地时还能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来自我开解……

和柳宗元一样,这些人都是遇逆境而愈发自持,“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的典范。

十年后,柳宗元被诏回京,但刚满一月,又因好友刘禹锡被贬柳州。

还记得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吧,但柳宗元呢?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怨恨好友,反而是凭一己之力,将柳州从地狱变成了天堂。

他在柳州释放奴婢、兴办学堂,开荒种地、治病救人……

短短四年时间,使柳州那些外出避难的百姓纷纷回乡。

柳宗元这一生,可谓是坎坷相伴,苦难相随。

但他从未妥协,反而将人生当作修炼场,在逆境中修行,苦难中开花

了解了这些才明白《永州八记》背后竟然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坎坷,才越发明白《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个字背后有着多少“不可说”的无奈,也愈发懂得了他为何要借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孤寂与愁闷。这要搁在一般人身上,早就破罐子破摔了,或者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祥林嫂,起码也是“愤青”一枚。

走近柳宗元,愈发理解了高能人士身上都魅力。怪不得,想要汲取更多成长养料,需多接触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的书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