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惯别人,是自己格局太小

2021-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态度1988

古语有言: “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大多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推开一扇窗,有人看见的是风光旖旎,有人看见的是污泥遍地。

这其中,差的不过一个心胸和格局。

总是看不惯别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境界不够。

真正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层次高的人,懂得换位思考。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森林里住着对互相看不惯的冤家,燕子和蝙蝠。

原因是燕子觉得日出代表早晨,日落则意味着傍晚。

蝙蝠却认为,太阳落山后,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总之,两人都觉得对方才是错的。

有回他们又为此争论不休,险些就要打起来。

路过的猫头鹰,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你俩生活作息完全相反,怎么可能得出一样的观点呢?”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很多偏见与隔阂的产生,往往都是源于我们站错了地方。

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就很容易瞧对方各种不顺眼。

层次越高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

站到别人的位置上,去理解对方的立场与局限。

医院里,年轻的护士给教授连着扎了好几次针。

看到教授手臂上的大片淤青,她急得一身汗,可还是找不对血管。

教授本来有点生气,但还是轻声地告诉她“没关系”。

因为她突然回忆起刚参加工作那年,那个手足无措的自己。

马路上,一个醉汉冲撞到了一对散步的父子。

儿子刚想斥责,老人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

他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这样借酒消愁过。

就像木心先生在诗里写的: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因为他们知道人人都有难处。

多一份将心比心,心里就会少一些挑剔与苛责。

多一份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

内心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判。

咖啡店里,一对母女站在队伍的前头。

年幼的女儿不停地吵闹,特别让人烦神。

母亲付完钱后,还不小心打翻了手里的咖啡。

洁白的地板上,立马变得一片狼藉。

旁边的几个白领嫌弃地咕哝道:

“真是又笨又扰民,不能好好在家带孩子吗?”

“还是靠老公养的蛀虫舒服,我们每天苦哈哈地上班,人家却能悠闲地逛街喝咖啡。”

跪在地上清理污渍的女人,顿时眼里噙满了泪水。

这个故事,其实是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片段。

孩子出生后,由于丈夫不关心,再加上精神压力大,智英患上了产后抑郁。

在买咖啡前,她忙活了一整天,又是洗衣拖地,又是带孩子。

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才舍得来喝杯最便宜的9块钱拿铁。

而刚刚咖啡之所以会洒,是因为女儿一直用手乱拽智英的衣服。

故事的最后,智英没有往常那样隐忍,而是认真地反问对方:

“你见到我不过十分钟,并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事,见过什么人。

为什么就能这么轻易地评价我呢?”

人们总是很容易相信,自己第一眼看到的东西。

可很多时候,那些事实不一定就是真相。

不加思索的推断和评价,往往会引发很多误解乃至伤害。

网上有段红极一时的话,每次听都很有感触:

“你看不惯车上不让座的男孩,却不知道他昨晚通宵都在加班。

你看不惯抠门的女邻居,却不知道她要独自养活老家的两个孩子。

有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晚归的女孩可能是为了生活。”

生活很复杂,在看不到的地方,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

有些笑容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苦;有些张扬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伤。

内心成熟的人,从不带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他们知道:

这世上缺的不是目光如炬的人,而是从不轻易作判断的善良。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尊重不同。

前阵子,重温了媒体人张伟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有时我们看不惯别人,不过是因为他们跟我们不一样。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不了解的生活方式:

安分守己的人看着夜夜笙歌的人;活泼的人看着内向的人。

别因为你不喜欢,就狠狠反对它,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总是用自己的三观去要求别人,恰恰暴露了自己眼界的狭窄。

心胸越是宽阔的人,越懂得包容不同。

张伟本人,一直都是个极其不喜欢音乐节的人。

因为现场那种嘈杂又混乱的氛围,总让他感到莫名的焦虑。

比起一群人在草地上疯狂地手舞足蹈,他更习惯于一个人,一间房,一首歌的自由。

但不巧,他身边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是音乐节的忠实粉丝。

所以尽管更多时候,他还是愿意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听歌。

可每年音乐节开始后,他还是会耐心地浏览朋友们发来的现场图。

然后,饶有兴趣地跟大家讨论台上正在演奏的歌手。

网上有个提问:“三观相合,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很认同其中一个回答:

“真正的三观相合,不是三观完全一致,而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观。”

有人觉得儿女双全才快乐,有人却更享受单身的自由。

有人习惯小城市的朝九晚五,有人却总想着去大城市闯荡。

有人喜欢简单朴素,可有人就是热衷追赶潮流。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时区和选择。

有句话说的好:

“允许自己不同,你是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不同,你会海纳百川。”

尊重差异,是种境界,理解别人,是份慈悲。

格局大的人,都懂得和而不同。

《坛经》里写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一个人经历得越多,内心就越通透,也就越懂得包容和接纳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

“倘若有一天,那些曾经看不惯的人或事,开始变得云淡风轻。

不用怀疑,那是因为你自己正在走向成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