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笔记(二)
讲洞穴寓。
洞穴寓是灵巧的比喻。
洞穴中一组人背对洞口,手脚被缚,无法转身。他们面前是一堵墙,身后是一堆火。洞穴外有人举着物体走路或讲话;洞里人把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当作是真正的事物,把那些声音当作影子所发出的。这是洞中人的生活环境。
虽然这是个假设的且苛刻的条件,但其实所指的或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无法确定我们所处的环境到底是否真实,不能确定我现在自己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缸中之脑”。且不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生活下去,顺应着社会倡导的规则。(或者可能存在的历史规律)即使我们有所怀疑世界的真实性,到底也还要回归到这层世界中。那些洞中人也是如此,他们的经验会在一次次观察影子中积累,他们会对善于辨认影子的人加以尊敬,对能够预言下一个影子的人原始崇拜,这听起来滑稽,但是就是靠这样形成社会地位的差别,甚至产生阶级。如同原始社会的君主或巫师。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洞穴的居民类比成现实世界。都遵循着某些非人力改变的规律,人们也都习惯其中。
但此时,洞穴中有个人无意挣脱了绳索,(如果是比喻义的话,这种挣脱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他能够转过身来,看到那些真实的事物。此时,他更多感到的是困惑,(“视觉模糊”)甚至想要退避,回到他那个可以清晰观察的环境。但假设他现在慢慢地去适应真实世界,直到不再用影子来表示事物,成为我们所理解的正常人。
这个比喻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未必是事物的原貌。一来是我们的感知凭五官皮肤去了解物体的属性,倘若多出一种感知器官是否就得知物体原本不为人知的一方面?二来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可能只是真实事物的影子。(但这样会陷入一种悖论,就是我们没人能够确定真实的存在,任何真实都有可能是更高层次“真实”的影子)我们难以想象未得知的上层真实,所以洞穴寓展示了一种下层的跨越,便于我们理解。
另一方面,不光是世界性上面有这种宏观的巨变,(其程度可比维度的变化)每个人的对某事物的观念的改变也会有从洞穴到洞外的改变,而这是切切实实发生的。《圣经》中很有名的一句话“whereas I was blind, now I see”(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看见的我看不见,我看见的你看不见”,其实这也还好(看山看水之辩,属于每个人理解不同);但倘“我看见的和你们看见的都不一样”那才是洞穴到洞外的改变。我们不容易找出具体的例子,或有但未必恰当——《局外人》中的主角默尔索。你会发现他的一整套观念和正常人全然不一样,对什么都无所谓,认为没有意义(对自己十分忠诚的虚无主义者)我们可以把他当作一个见过真正“太阳”的人,对于影子世界感到毫无意义。
就像洞穴寓中提到的,那个松开绳索的,适应真实世界的人再让他回归到影子世界中,同样会有那么一种“视觉模糊”。遇到种种困境先不提,书中举了一个抽象的例子,就是一个见过正义本身的人去与一群未见过正义本身的人争辩,互相不能理解是必然的,但获胜的会是那些“愚民”。许多犬儒主义者正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影子世界的事物,对金钱、荣誉等等看得很轻,但他们对追求所谓真理。
那么,洞穴寓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何启示呢?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理解可能会超过一般人,可能你的视角会与别人不同,你会“视觉模糊”,那你要确定自己是从暗进明还是从明进暗,尽可能地站在更高的视角之上。去不去改变别人倒不是你的问题。书中的答案是教育与训练,以及国家制度的安排,这就不是我想说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