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
一:
德国是世界汽车大国,交通秩序闻名于世,少有国家能够和它对比。德国汽车保有量大,平均每百人的机动车拥有量就超过六十辆。在拥有如此多汽车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维持交通的秩序呢?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如果你去德国旅游,你一定会惊叹于德国的交通秩序。如果不是特殊事件,你在公路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交警。
德国优良的交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完备严苛的交通法规,二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建立的智能交通网络,三是在严苛的交通法律下人们不得已遵守而最后带来的交通高素质,高文明。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给孩子们讲解交通法规
德国有着令人羡慕的交通秩序,然而这一切都与它背后的交通法律法规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想要有着井然有序的生活,你就必须给你自己建立一套“交通法规。”
二:
①
常人看来“严苛”,“不能忍受”的自律生活,其实暗含着身心的稳定和自由。
生活中人人会抱怨,他的严苛的生活我哪里受得了,比起过他那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获得的成就,那我还是去过我的随意放松的生活好了。然而自律的生活就真的是苦行僧一样的贫苦生活吗?
你身旁是否有过这样的人,没有自律的观念,对于生活没有自己的规划,一天就在无知无觉之中度过了。
例如:某人宅在家里,一天刷着电视剧,玩着游戏,看着小说。开始时的两天,他还是有情醒的意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久久未经思考的大脑已经变得麻木和混沌。或许一时精彩电影片段会吸引他,逗得他哈哈大笑。然而过后,却有着来自社会的责任和成长的责任在暗中催促着他。当告别一时精彩的电影和游戏后,于是就陷入了对生活的麻木以及想努力却力不从心的感觉中。随后带来的又是深深的自责、懊悔和对现实的焦虑。但是没过多久,又重复着乏味麻木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制度约束或者极其悲痛的生活经历,是不太可能将他从这种生活中唤醒的。
没有自律的生活,最终只会在自己积极的想象中慢慢地沉沦而不自知。自律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性,这种有能力选择生活并且能掌控情绪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受到极大的稳定和满足。其实我们都很清楚,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和任由时间的消耗,而是在一定的节制之上感受到的精神上的有条不紊,于是才会带来生活中的自由自主。
因为肠胃不好,于是拒绝了触碰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身体羸弱,所以去锻炼身体加强体质;因为感觉精神乏味,于是开始学习看书;因为担心未来,所以努力当下。
当开始接触清淡,于是品味到了不一样的食味;当开始锻炼体魄,收获了不断增长的精神活力;当开始自主学习看书,体会到了思想的深刻和世界的精彩。
如此看来,自律的人还是真正的“苦行僧”吗?
与其在无知无觉中度过自我,还不如的有意寻找自我,探索生活有趣得多。
在自律建立的“秩序”下,有着生活的自由和身心的放松,能够沉下心来关注和接触这个世界,能够将生活剖析得丰富而深刻,更能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周国平在《守望的距离》中有过这样一句话:
“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性,痛苦时也不致失态。”这就是对自律者最好的印证,当生活困境到来时,自律者更能比焦虑者多一份从容淡定。
②
为什么没有自律的人感受到自律带来了痛苦和压制,而不是有趣和快乐呢?难道他们不想体验一个真正自由有趣,主动权更高的生活吗?
那是因为他们都误读了自律。他们认为自律中的自制力就是要自己去做令人痛苦压抑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自律能力。
其实不只是自律,其它的优秀能力也是一样的。它们的获取并不是一个长期而痛苦难熬的过程,这是一个瞬间的获取过程。
生活中如果仅有依靠痛苦才能获得某样能力,那么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的。快乐和兴趣才是人们的原动力,生活的智慧之一就是寻找其中的积极意义。
对于“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当你按照自律的“定义”和“标准”去养成自律习惯的时候,到了第二十一天,你大多数情况是没有真正的参悟自律的本质,并且还很容易失去这个你所维持的这个“习惯”。
因为自律的“定义”和“标准”都是总结出来的,这是自律的人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
有一个很好的佛教典故深层的阐述了这个道理:在唐朝武周时期,一位女性修行者(比丘尼)叫做无尽藏。
一天晚上她去请教六祖慧能:“我读了多年的《涅槃经》,可是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指点。”
六祖慧能道:“我不识字,你把经书读给我听,这样我好给你解疑。”
无尽藏听了后忍不住笑道:“你如果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还谈得上给我解释疑惑呢?”
六祖慧能指着月亮认真地对她说:“真理和文字不是一回事,文字犹如我这指着月亮的手指,真理则是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手指能指明月亮的所在,然而手指却不是月亮。”
无尽藏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将经文一字一句地读给了六祖慧能听,慧能给她解释后,使她对经书更加的了然了。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空中明月是真理,而指月手指仅是文字。真理不在于眼前指月的手指,探寻真理者如果执著于“指月”的手指,就会错失指外之月。
模仿着自律的定义是养不成自律的习惯的,当我们去追求自律者自然表现出来的模式时,就已经错失了自律的本质,与自律失之交臂了。慧能指月的手指就如同生活的时间管理书籍,生活规划书籍,它们大多给我们总结了优秀者的模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发现并且学会自律的人深层的思考模式,逻辑模式,那就只能养成“看上去的自律。”
很多人囿于文字和概念,忽略了背后的本质,而只看到自律,毅力这样要抑制压迫自己才能养成好习惯的带有积极概念的表象。于是就仅靠压迫自己身体和精神带来形式上的自律,那样必定伴随着痛苦和最终的逃避不愿再尝试。
幸福的人不会去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维护我的幸福,我的幸福的表现是什么?
拥有自律的人也不会去思考自律是什么?我要怎么样才会更加自律?
因为当你“刻意”去追求幸福,自律的时候,你是不会获得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你的出发点已经错了,你只关注了行为,没有关注它的核心本质,优秀的人表现出的状态是自然而然的附加行为。
当你是按照“我依照着自律者的外在表现去做事情,我去模仿他们的行为,我就能养成自律。 ”这样的思维去做事情,那只会继续痛苦。这其中包含了两种心理暗示:
1.模仿行为就能让我看起来是自律的,这就等同在别人眼中我获得了优秀的自律能力。
2.我还是依旧没有获得自律的能力,但是如果你依旧按照这种思维:“我依照着自律者的外在表现去做,我去模仿他们的行为、表现,我就能养成自律。 ”那么你就永远是在进行时,永远没有养成自律能力。
你在外在使自己看起来是自律的,在内在认为自己需要做这样的行为最终就能获得自律。但是生活中没有“最终”这个概念,所以你就只能是进行时。而且在外在努力维持行为以求认可,在内又认为自己没有养成,那么带来的只会是痛苦。
有人是这样定义自律的: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为快乐的--能力。
的确,毕竟快乐,才是生活的原动力。
传记学家普鲁塔克(Plutach)说过:“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③
那么面对自律我们该做些什么或者需要明白什么呢?
1.提高信心,拒绝否定。
佛家有愿力之说,并且这也是生活的精彩所在。
佛家有言:“金刚非坚,愿力最坚。”真正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力量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不能否定的是我们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从有念想开始的。
有人说:“微小的勇气胜过丰富的学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内心的阻力大过了现实中的阻力,使我们不敢上前。
当你希望,愿意,想要做什么时;当你想要去培养某一能力时,你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时候你就该为自己喝彩鼓掌,并且称赞了。
李嘉诚在一次出席汕大的毕业典礼上说:
愚者只知道“为”(to do),而智者有愿力,把“为”(to do)变成了“成为”(to be)。
如果你一开始做着自律的事,却不把你当成自律的人,那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否定了。我们常常误把一开始的,短的,一次的自律行为不当回事儿,但是你必须承认的是那些你认为自律的人也仅仅是重复的次数比你多,时间比你长罢了。
真正的改变已经从一粒健康的种子开始了,当一种新的思维开始种植在你的脑海里时,不要用消极的抵抗和否定去践踏它。你应该用积极的宣言和声明去浇灌它,让你积极思想的阳光照耀它。
《生命的重建》的作者露易丝•海曾说过:“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
你说:“我不想变胖。
我不想一文不名。
我不想做这样的工作。”
你多少次曾为不想要的,不愿的东西而悲叹?可是它们给你带来了成长和你所需的吗?
你对不想要的东西思考得越多,你所创造的不想要的东西就越多。当你过多的与否定作斗争时,其实就是在浪费你创造想要的生活的宝贵时间。
你应该这样说:“我是廋的。
我是有价值的。
我现在的工作可以让我成长。”
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
催眠大师弥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年12月5日--1980年3月25日)说过:“你可以假装任何事,直到你实现它。”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2.去为了「变得更好」做事情
同样的,自律也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当你内心对目标有着巨大的渴望,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时,这种改变就在潜意识中发生了。
你到底是怎样误解了自律?《成功,目标与动机》的作者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说过:“目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动力,会让人们自主的去规范自己的生活”并且在她的书中有过这样的阐述:
“孩子们在课堂(或操场,或其他类似场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是如何应对困难的。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有的孩子的目标是做到当下最好,而有的则关注怎样做得更好。「当下最好」的孩子试图证明自己已经有多么聪明,而「变得更好」的孩子关注于开发新的技巧和能力,使自己更加聪明。”
「当下最好」的孩子们是活在了别人的眼中,渴望在别人看来自己的行为是聪明的,有才华的,为了表现而做事情。而事实是,大都是「变得更好」孩子们在最后交上满意的答卷。当受挫失败时,他们没有仅仅躲在房间里大哭郁闷,为人生哀叹并且安之若命。他们把失败作为成长进步的推动器,当成宝贵的经验,他们能更快的调整心态,重振旗鼓。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就说过:“我们在学习了学习的方法后才有了进步。”
「当下最好」的人也就是「表现型目标者」,当他们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获得一个特定的结果上,想通过简单的任务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夸奖自己聪明,优秀能干。那么在面对困难时,就缺少了处理困难的灵活性,更容易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打击。
「表现型目标者」会更加的迷信于生活中的称赞,夸奖,以及积极的口号。那么反过来呢?如果过分的迷恋外在的,把它们当做成长的动力,那么自然也会容易因为事情的挫败和生活的不顺而变得更加消极悲观。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置于外界,一次的失败,就会让他们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建树。
3.直面真实的情况,拒绝虚枸的回应
李旺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个腼腆内向的人,可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也常常希望能够和同事们一起激烈的聊起生活中的大小事,并且想去参加他们的一次次聚会。但是每到关头,他就莫名的止住了前进的脚步。于是他给自己的借口是:“我跟他们不合群,上去的话可能会让我们都感到尴尬。”
李旺没有直接面对客观的情况“当我减轻无法和同事们交流的焦虑时,我可以做得更好,那只是我给自己不合群的一个逃避的反射思维。”这才是客观的,健康成熟的思维。
面对现实时,虚构思维常常被我们潜意识看作是合理的保护手段,我们应该理清现实情况。在面对事物时,我们可以采用“为什么”,“做什么”的客观思维。
李洋已经很久没有收拾家里了,一天他对自己说:我是时候该把家里整理一遍了。但是事实是,他一次次的因为各种原因而将这件事推后。
而假如是这样的情况:李洋已经很久没有收拾家里了,一天他看到堆放在墙角的垃圾,他对自己说:“垃圾太脏了,我需要整理一下这里。”(为什么),于是他开始实施行动,打扫了墙角,把垃圾提出去倒掉。(做什么)
(为什么)让我们直面现实真实的情况,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而(做什么)则是拒绝来自虚构的麻痹,采取客观有效的手段。
在生活之中我们一开始就止步的原因来源于虚构的反射思维,为我们逃避生活,逃避现状提供了虚假安全的港湾。然而事实情况是,虚构,逃避过后,会让我们对自我进行指责,懊悔。在心理学上,内耗就是在消耗分解自身的能量,永远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所以现在是时候该对真实的客观的生活进行直接回应了。
去为现实焦虑,那些诸如疾病,职业,学习的情况考虑;不要再为虚构之物焦虑,越是如此,你才能使自己从虚构中解脱出来。
三:
学会自律你就要学点慎独的精神,即使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管好你自己。
自律不是艰苦的,而是因为害怕生活中的苦,所以我们才选择自律。若是将生活的艰难和痛苦分担到每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没有那么难。
我们会去享受和风均匀的轻抚,因为它会带来微凉和舒适;我们无法忍受经放大镜聚焦后的阳光,这只会产生灼人的焰火。
生命的自由就在于它的独特且珍贵,而这宝贵的东西,就值得我们去努力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