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避免的心理偏差(处置效应)?
2018年1月21日。我在公众号“从哪开始都可以”写了一篇关于行为决策的文章。题名:为什么多数人盈不起但亏的起?链接在这:https://mp.weixin.qq.com/s/F4G4itVSRIy28aZ4Ssfd3w。
投资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镜像世界。比如现实世界一开始犯得错长期结果来看是微不足道,投资世界一开始犯的错就对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现实世界最好的成长方法是:践行。投资世界最好的成长方法:观察。完完全全是相反的。
今天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升级,投资世界的心理偏差怎么来解决?关于什么是心理偏差?请点击上个链接搜索文章了解哈。我们先从熟悉的开始说起;
现在,您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正面临市场的不景气,生意不佳的困境。您有很多的事业部,为了让公司活下去,您会。。。。
1:先卖点赚钱的事业部?
2:先卖掉亏钱的事业部?
您站在经理人的角度要拯救一家业绩下滑的公司时,您会选择卖掉亏损的部门。因为您知道,只有清除公司的包袱,让赚钱的单位继续生财,公司就有机会存活。这是在现实社会中的正确的财务决策。
换个角色:
现在你已经投资了500万在股市中,其中250万盈利,另外250万亏损。现在你手上的现金不够,需要280万急用,虽然两个部分都会同时处理,你会怎么决策?
1:先卖掉赚钱的?
2:先卖掉亏钱的?
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卖掉赚钱的部分落袋为安,留下亏损的部分想着有一天能够赚回来。就像我在18年的那篇文章里谈到,大多数人的操作模式:赔则拖,盈必走。实话实说这是真正的韭菜模式。当时的对策升级版:投资要顺势而为,卖掉赔钱的,留下赚钱的继续获利。
19年继续升级版:
难道这种方式就一定是对的吗?虽然留下赚钱的要比留下亏钱的,从盈利角度来讲是一个优势策略。但是交易市场价格走势本身就是随机漫步的过程,也有20%的概率是亏损的留下来后来赚钱了,盈利的后来出现亏损。面对这个问题,整个行为经济学科。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定投是解决以上心理偏心的唯一途径:

如图所示:
从2017年12月11日开始定投,定投连续87周后最终提前盈利。这里能够提前盈利的原因就是这中间的熊市的时间很长....在定投策略下,能够盈利的原因就是有漫长的熊市基础。在比特币过去1000天的发展,牛市的时间只有100天,而熊市的时间却有900天。所以从定投的角度,这给了投资者,巨大的赚钱机会。
定投策略比较关键的地方;定时定期买,立足于长期(两个大周期以上),既然买了就不调仓,否则就不要买。就标的本身而言,在启动这个策略前就已经对所投标的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于短期标的价格变化,就没有对比的必要,也就没有调仓的必要。
定投是一个长期间赌上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过程。真正能够走到最后的人少只有少。更别说那些买了长期不动,这种人更是翎毛凤角。做一件正确事,长期做下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