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变得浅薄后
生活变得浅薄后,在某个瞬间,我们会突然地被一种深层次的孤独困扰。
那天,我站在人民广场地铁站里,三条地铁线路交汇使得这个地下室异常拥挤,异常嘈杂。我像是站在某种符咒的中央,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回踱步,仿佛每一股人流交错都正在绘制着那个符咒的一部分,我看到他们脸上的愤怒,匆匆步履中的繁忙,我听到他们话语中的无奈,嘲弄中的自哀。
我带上耳机,走出地铁站,停在公交站牌边。直到今天,我都清晰地记得那天耳机听筒传来的电台广播前奏,温婉的女声响起,介绍着年末特别节目环节。
她向观众提问道:今年,您读了几本书?
对方说,今年太忙,就是平时有空微信上看几篇文章。
她又问,这一年的繁忙,您都收获了点什么?
耳机空白近十秒,只有电波的杂音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怕是播音事故,亦或是我们真的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于是,理所当然的,电台里进了保健药品的广告。
我摘下了耳机,放空着眼神盯着十字路口的车流涌动。我回忆着,这一年我读了几本书。我尝试回答,这一年我的繁忙都让我学会了些什么,有什么使得高兴的收获。
不出意外,我也无从开口。
我自问是一个自律的人,不打游戏,不追星。早睡早起,学习健身。
但是,我的生活依然变得浅薄,像大多数人一样。
我们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挤着海绵里的水,掐算着秒针过日子,但当我们被问到到底在忙些什么的时候,我们都无言以对。
当我坐在书桌前,挖地三尺般的用力回想这一年时,我才发现,我仿佛什么也不记得。关于学习的任何细节,生活的任何趣味都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所有的一切都仅仅被一个字代替“忙”。
我想,
这便是生活变得浅薄的记号。
我曾以为自己不对手机上瘾,但我发现自大学开始,我好像为了所谓“合群”,将自己紧紧的绑在网络社交圈里。查看微信仿佛变成一种习惯,即使我们都知道,其实需要你回复的信息微乎其微。
我说,在某个瞬间,我们会被一种深层次的孤独困扰。
那种孤独,
其实来自于我们灵魂的缺失。
当我们放弃向内挖掘的力量,而试图转向外界,向他人寻求依靠温暖时,我们便失去了自己的宇宙。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而这宇宙必将孤独。我们一个人来,也将一个人离开。人的生命就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的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所以,感性认为人们需要伴侣,需要依靠。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思想,放弃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你可以填补你内心的每一稀疏破洞的空白。
我慢慢发现,以前的我们多半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而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就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的压力,物质的诱惑,我们都渐渐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周国平说,
这样的结果就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
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