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娟子一家(1)
娟子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有五口人,她全名叫刘娟,她姐姐刘花是最年长的,比刘强大四岁,刘强比妹妹娟子大三岁,姐姐与哥哥中学未读完就辍学下广东打工了。
十四岁的娟子读小学五年级,村子里的人读书都比较晚,学校教室资源匮乏,不到六岁不给你去学前班,二是那时家里穷,国家还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学费还是要交的,娟子上面有哥哥姐姐在上学,就推迟了她上学的时间。
父母在外面打工,她跟随爷爷奶奶在家,无奈奶奶生性刻薄,经常挑她母亲的刺,责怪他们给予的生活费不够多。
父母跟随村里人到福建刮松油,每年初春就开始出发,都了地方要挑选好树木,大概三四个月后,等到晴天白云把刮好的松油收集好,从深山老林运到集市上,才能卖个好价钱。
有时天公不作美,一连几日下雨,卖油的日子就要往后推迟,那寄回家里的生活费就没有那么及时,娟子奶奶对此颇有微词。
娟子爷爷奶奶住在她们家的隔壁,娟子爷爷是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虽然临近古稀之年,但他依然容光焕发,走路带风。他天性乐观,整天笑笑呵呵。每天最常见到他的场景就是牛在前面稀稀拉拉的走,他在后面拿个木棍左趋右赶,声色严厉的吆喝一通。
没错,娟子爷爷是一个做了几十年的牛贩子,以前还顺带造棺材,最近这十来年,他集中做牛的生意,牛买得越来越多,牛棚都重新搭了几个,自己精心喂养几个月,再卖出去,凭借他多年牛贩子的经验,总能卖一个好价钱。
所以,娟子的爷爷奶奶不缺钱,每年娟子爷爷靠贩牛都能挣好几万块,在农村这算很多钱了。
娟子妈妈觉得她奶奶特别计较,总是想在他们身上索取更多,他们在外面打工,做的是苦力活,却处处要花钱,家里什么都有,花销不大,娟子爷爷挣得也不少,却老是催他们寄钱回来。娟子妈妈很不满意她奶奶的做法。
娟子舅舅家在隔壁的马家寨,在娟子小学五年级时,打工回来的娟子妈妈回了娘家几次,经过与常年在家务农的哥嫂商榷,决定把娟子寄养在哥嫂家,免得娟子奶奶老是说挑三拣四。
哥嫂也同意,毕竟在农村有很多零零散散的农活,五年级的娟子已经有几分大人样,干农活也抵上半个劳动力了。
由于奶奶跟母亲不和,奶奶总是把气撒到娟子身上,认为她是她母亲掉下来的肉,总是不能与她亲近,对她也忽冷忽热,在她面前时常说她母亲的坏话。娟子到到她舅舅家生活,她是拍手称快,心里叫好,心想少一个累赘,他们老两口日子想过得多滋润就有多滋润。
所以娟子心里也很不喜欢她奶奶,以前寄人篱下,就算不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表现得勤勤快快的,一有闲空就干家务活。而今到外婆家生活,她算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与奶奶朝夕相处,热脸贴冷屁股了。
到舅舅家生活后,尽管舅舅家跟奶奶家不远,但对奶奶没有感情的娟子并不想回她奶奶家。中秋时由于母亲的要求,要她买两盒月饼回去,她才很不情愿的回了趟家。她奶奶极其不待见她,总是觉得她是回家赖吃赖喝的,于是她对奶奶的感情也越发冷淡。此后无论母亲如何要求,她都不会回去她奶奶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