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篇文章
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篇文章,那么文章的立意大概是人的灵魂或精神,文章的结构大概是人的骨骼框架,文章的内容大概是填充在骨骼框架中的血肉,而文章的语言大概就是一个人的外貌体形。
如果一个人没有灵魂和精神,那他也许会跟一尊做工精美的雕塑无异。所以一篇文章若无深刻的思想与独到的立意,那它纵有风花雪月与行云流水,也只能落得空洞的无病呻吟。
虽然灵魂和精神是一个人的核心要素,但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仍然最容易被它的语言风格吸引。鲁迅的犀利、老舍的平实、钱钟书的幽默、龙应台的细腻……
一篇结构清晰谨严,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引人入胜,语言来去自如的文章,就仿佛炎炎夏日里一泓清凉的山泉,令接近它的人身心愉悦。
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是一篇文章,那么文章的立意大概是我们一生的使命,文章的结构大概是我们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文章的内容大概是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文章的语言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
有多少人着急着规划人生,努力做事,却忘了自己的使命所在,没有多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要这样规划,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致于匆匆写完文章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离题万里。
立意统摄着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而使命也应该统摄着我们的人生规划、事业与做事的方式。
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是一篇文章,那么,有的人把自己的一生写成了小说,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中永远向往着不一样的风景,致力于探索灵魂与视野所可能到达的高度与宽度,最终将自己的一生谱写成了一个传奇的故事,留与后人看。
有的人则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了议论文,这些人应该就是我们身边的专家学者,它们思维严谨,能一眼看透层层逻辑直达事物的本质。他们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导求证,并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原创理论,不失为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星辰。
有的人的一生则是散文,他们佛系随缘,随遇而安。如果一不小心走了弯路,那就权当看看风景。他们看似自由散漫,却也始终都有心底的记挂与惦念。这样的碎碎念令他们在人生的各种际遇之前泰然坦然,形散而神不散。
无论采用何种文体,都能写出自己的思想高度与审美力度,都能够给别人带来独特的价值。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最可怕的,也许就是毫无目的的漫游,就仿佛一篇文章失了主旨,沦为流水账,不再能再给读者带来思想的震撼与审美的愉悦。于己于人,皆失其旨。
人是一篇文章,人生是一篇文章。我们总要不断地问自己,我的文章写到哪里了,截至目前它是否偏了题?如果偏题,如何可以再扭回来?接下来的文章该怎么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是否需要再调整……
他人亦是文章,读人如读文,阅读是写作的铺垫。我们对身边的“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直接决定着我们自己的格局与视野。“自我”从他人中来,又到他人中去。就像写作采众家文章之长,而最终成己之独特,后又回馈社会一样。
今日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为后文做铺垫,或被后文照应,直到敲完最后一个句号。后之来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