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欧阳、范的三重境界

2019-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卯刀886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是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途在何方。第二境界,是人生有了目标,在追逐人生的道路上,追求而不得之后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第三境界,是人生在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三篇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都是在作者被贬失意的情况下写的。篇篇都是经典,但它们所记景色不同,作者抒发的心情不同,表达的思想各异。而且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发现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这三位作者在这三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正是他们人生境遇的外化,他们的境界不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三个境界吗?柳宗元是第一境界,欧阳修是第二境界,范仲淹则达到第三境界。

心(境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说人的心胸、情感及气量的大小决定这个人的人生境界。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官场上的沉浮起落,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几千年,并将继续演下去。面对被贬的失意,人生的低谷,有人忧愤难平,抑郁而不得志,一撅难振。比如,柳宗元;有人坦然面对,豁达,随遇而安,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欧阳修;有人初衷不改,不坠青云之志,时机一到又如野草春风吹又生一样比如范仲淹。三个人被贬之后的心情:柳宗元,凄凉,悲哀,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无比的寒心和痛苦。于是,到处游山玩水排遣郁闷情怀,结果越来越悲凉。(凄神寒骨,悄枪幽邃)。欧阳修:不在乎被贬,与民同乐。于是,和一群老百姓玩喝玩乐(醉能同其乐)。范仲淹:心胸宽大,没有为自己被贬而过多的感到悲哀,而是依旧以天下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