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05
十行采集:
1.难以琢磨的不确定性(未知之事)和不完备的信息(可知但不知之事)都将使完美预测变得不可能。这种由于重要信息缺失而产生的客观无知严重限制了人们判断的准确性。
2.过度自信是已经被大量研究证明了的一种认知偏差。具体而言,人们往往会过度高估自己做出准确预测的能力,即使是在信息有限的条件下。
3.当决策者聆听自己的直觉时,他们会听到内部信号,并感受到它带来的情感奖励。放弃这种情感奖励并非易事。在充满无知的情况下,否认无知就显得更加诱人。否认无知是无知的另一种诱导。
4.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习惯于使用模型来做决策,我们需要内部信号来给自己信心。因此,请确保我们拥有最佳的决策流程。
5.理解就是描述因果关系,而预测能力就是衡量这一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指标。相关系数这一被用于衡量预测准确性的指标,衡量的是有多少因果关系是我们可以解释的。
6.客观无知不仅为我们的预测力设定了上限,也限制了我们的理解力。
7.无论结果如何,一旦已经发生了,因果思维就会让我们觉得它完全可以解释,甚至可被预测。
8.大多数事情发生在一个宽阔的“常态谷”中,那里的事情既不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也不是完全预料不到的。
9.理解现实的过程是回溯性的。我们对人生的理解,由对常态谷中不断产生的事情的事后解释组成。
10.即使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存在过一段时间,当不确定性消失后,对不确定性的记忆也将消失不见。
11.因果思维避免耗费不必要的心力,同时保留了发现异常事件时所需的警惕性。与因果思维不同,统计思维通常是费力的,它需要的注意力资源只有系统2思维发挥作用时才能满足。
12.依赖单一案例进行因果思维是预测误差的重要来源,采用统计思维,也称为外部视角,是避免这些误差的方法之一。
一行精华:
否认无知是客观无知的另一种诱导。
理解现实的过程是回溯性的。
理解就是描述因果关系,而预测能力就是衡量这一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指标。
触动,反思,改变: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客观无知是永远存在的一种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客观无知会带来认知失调,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用各种方法否认无知,大脑也会为此提供各种联想和想象的便利,编故事的目的只不过让自己更安心一点而已。
因果思维也是否认无知的一种常用工具,我们在习惯性运用因果思维的同时,应该练习用统计思维锻炼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尽量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