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参考佛法解释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开始不曾结束

老子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空性是可以被了解的,我们讨论的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名字也是可以用的,名不代表事物真实存在,只是讨论用的代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空性是世界的本性,自我一旦诞生,就会有了分别,有了分别于是产生了执着,执着产生不同的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们回归空性去看事物的本质,回到自我去看事物的因缘发展。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空性与自我同为一体两面,称之为"玄",不断切换两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就能了解事物的奥妙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有了分别心后,对有利于自己称善,称美。

对不利于自己的称恶,称不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所以万物同源,分别心作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没有分别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