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社会热点日更好文

读书吧挑战Day7//成长,从doing到being

2025-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_0477

文  梁树丽

第七天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成长就是一个从“doing”变成“being”的过程,虽然我是一个笨老师,但是我依然要精进自己,把自身成长放在第一位,做一只努力向前爬行的蜗牛,我知道将喜欢的一切留在身边,这便是努力的意义。

01.坚持阅读,探寻未知

我的成长起点是阅读。从08年到现在我的阅读一直在路上,虽然行走的很慢但是从来没有放弃。

“君子求诸己,小人常戚戚”,在成长的路上我很明白“外求皆苦”的道理,所以我总是会向内寻,以书为友,向书本借智慧。2024年我读了50余本书,做了12次的读书分享,读书让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我看见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当然,坚持阅读的路上,我已经从一个人的doing变成了团队行走的being。

我带着老梁读书会38名优秀的老师一起开启读书之旅,我们的读书范围变得越来越宽,从教育学,心理学到历史,财富,哲学等的选择,我们用一本书的分享交换另外19本书的阅读量,我们用阅读共同体的形式为彼此赋能,彼此成全,达成成长路上的双赢和多赢。

工作中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价值感,而价值感的获取来自共同体的力量。我们需要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接受自己,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就借力共同体,因为共同体能给我们很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读书,不仅优化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也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轻盈和丰盈,我们通过阅读寻到了成长的意义,读书赋予了我们更多成长的价值,我们在探寻未知的过程中也寻到了不一样的自己,最好的那个自己。

当然在读书成长的路上,我是最忙碌的那个人也是付出最多,获得最多的那个人,但是当我们学会利人的时候,这些利人的付出就会形成反作用力来更好地利己,从这一点上说我又是成长最快的那个人。

02.坚持书写,提升思维

今天我的日更文已经达到了2000篇,这个数字很是让我惊讶,突然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日更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修行,因为日更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我很多时候都会为了完成日更而倒逼着自己成长,这种状态也是一个从doing到being的过程。

写是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在用文字行走的每一天,我都是在“照镜子”,我总是会看到自己的不完美,总是会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与自己的内心来一段对话,我用我手写我心,让我从文字中找到自己,拥抱自己,爱上自己,我变得不再焦灼和孤独,在与自己为伴的日子里,我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出口,我用文字拂去我思想和心灵的浮沉,我变得更加轻盈透彻,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从读书笔记,班级故事,教学反思到讲座赋能,我的文字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我的思考也跟着变得越来越深刻,我不再困顿于现实,我开始寻找曲径通幽;我不再执着于赢,而是学会享受过程的美好。我以文字为媒,我认识了更多的热爱读写的朋友,我走出了思维的局限,走出自己的一方狭域,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教育写作的坚持中我寻到了一种温暖的教育,没有焦虑,没有猜忌,没有为了分数而负重前行的疲惫。我更加关注班上的弱势群体,我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孩子,我牵着他们的生命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相信种瓜得瓜,但我也明白种瓜,有时候也是为了看花。

我终于明白教育的本义,那绝不仅仅是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不是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获得分数,而是要把自己灵魂里的东西,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比如,善良,宽容,接纳和鼓励;再比如,人格和品性。

庆幸的是我一直走在反思自我,改变自我的路上。

03.坚持研究,深耕课堂

任何形式的学习只有落地才能开花结果,我们所有的学习成长都需要应用实践,最终养成习惯,实现迁移创新。

2024年应该是我最累的一年,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我们总是手忙脚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开始认真研读教材,从网上寻找资料和资源来服务教学,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听课,蹭课和网络学习,在王彩琴教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开始深耕课堂,打破常规教学,让教材和生活相结合,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学教材变成用教材,引导学生去做一些真实的事情,让真正的学习真实发生。

坚持研究,深耕课堂就是用美好培养美好,给课堂加入趣味,让课堂充满创生性,做有生命的教育。 

成长路上,阻碍你前进的不是大山,而是"我知道"。做教育,当老师,只有心动了,才会有持久的行动,才会有不需要外力牵引的心甘情愿,才能获得持久的成长力,才能真正从doing成为being,做一个终身成长者。

感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