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内刊读书乡土故事

生平不读红楼梦,纵是英雄也枉然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192人  摄影师阿布

“同志,快醒醒,你的《红楼梦》还没有读完呢……”

“读……完了,在我左上衣兜里,有四个版本的《红楼梦》,以后……就留给你们了……”

“啊,好同志……”


“ 咦,为什么这个弹孔这么小 ?同志,快醒醒,这本《元春省亲》里面有个弹头,你没有受伤!《红楼梦》救了你的命啊!”

“啊?我看看……唉,马上又要我的命啊……”

《红楼梦》,小学时候唧唧歪歪读过一次。四大名著,我家里能找出三本书,唯独到现在都没有《红楼梦》;电视剧我会唱三支主题曲、三支片尾曲,唯独不识《红楼梦》。为什么?

想来,那三部都是打打杀杀,热闹非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提倡见义勇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多么正能量,多么豪情万丈。

《红楼梦》,就一个小男生、一群小女生天天叽叽喳喳不知在做什么。

但是连环画我还是看得进的。连环画,是我小时候的启蒙老师,一份不知不觉中熏陶成趣的幸运读物。

打小爱听故事。先是听戏迷父亲讲的多,后来自己买连环画,读到许多故事,连识字都比同学要多。像《杨家将》里“潘仁美”三个字,原本只识个“美”,“潘”“仁”二字硬是被我猜了出来。

连环画的画有趣生动,精致考究。寥寥数笔白描,就能勾勒出人物喜悲,描摹出大观园的极度奢华,表现出家族的盛衰变迁。连不识字的娃娃也能看懂大半情节。所配的文字,尽量保留了原文风格,高度概括洗练,增则太多,减则太少。薄薄的小人书,可以表达出厚厚大部头同样的意思,了不起。

看多了连环画,小时候缩写、扩写文章都不是难事。连老师都表扬说,可能是看连环画多了,作文有进步。

父亲大受鼓舞,每周末都带着我走十里路上街,花一块钱去新华书店选五本连环画。回家路上我一手扯着父亲,一手翻连环画,到家也看完了。

现在大家都来解读《红楼梦》,其实也是大剧透啊。我再不看书的话,等这书被人大卸八百块,以后恐怕再也不会看了。

这次读书,我准备了四个版本的 《红楼梦》连环画,先看完这个提高兴趣,再读原著。其中最好的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十年代版本,由名家张令涛、胡若佛、董天野、刘锡永等人联袂创作绘画的作品。

好的连环画作者,不仅画功深厚,对当时的礼仪、建筑、服饰、审美等也都有很深的理解,所以作品不仅讲述了儿女情仇、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还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值得一读。



“同志你再醒醒,你的作业不够一千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