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简友广场想法

(PMP)质量管理的百年发展史

2019-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悟FaN

摘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关键词: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

检验质量管理(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

20世纪初期,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公差制度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这一时期是事后检验质量管理。

统计质量管理(Statistical Quality Management)

20世纪20年代,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同一时期,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20世纪40年代,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满足二战所需武器弹药的质量控制需求,美国国防部决定把统计技术用于质量管理,基于休哈特、道奇和罗明的理论,制定了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

20世纪50年代,质量大师戴明系统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同一时期,质量大师朱兰提出了“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朱兰三部曲,统计质量管理达到了鼎盛时期。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质量大师费根鲍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是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全面质量”是全过程的质量,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全面质量”是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质量”是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20世纪80年代,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提出:质量就是一次成功,即零缺陷,零缺陷活动是以消除工作缺陷为目的,为此,企业逐渐发展出六西格玛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质量提高是由整条供应链来共同保证的,要求企业必须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合作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坚持互利的原则。

20世纪90年代,质量大师朱兰提出:21世纪是质量世纪。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的ISO9000族标准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它标志着现代质量管理向着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新高度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