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四、凡事不要我以为

2020-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noblexl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衣着外貌,不在家庭条件,不在身份背景,而是在你的思想、思维和认知能力的不同。有时我们所认为的事物,由于受眼界、环境和学识等的限制,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不要“我以为”,因为即使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实真相,那如果我们根据这些“真相”去做人做事,那失败就是肯定的。

第一个案例:前几天在我们的微信群里,我看到有个学员在吐槽,说她叫老公帮忙晾衣服,结果她老公衣服晾得皱巴巴的,还滴着水,她好心给老公提意见,结果老公说“我这么晾又不是晾不干,搞这么复杂干嘛”,转身就走了。这位同学说她都快气死了,好心提个建议,结果老公根本不听,她在群里提问,“我老公怎么这么自以为是啊?我该怎么和他相处呢?”

第二个案例:另一个学员在微信群里分享,他说他快被他儿子气死了,不管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你跟他说学习很重要,他就跟你说,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还不是当了首富;要是你跟他讲他哪里错了,他就会告诉你很多理由他是对的,大人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我们这个学员在群里求助,“我这孩子这么自以为是,我到底该拿他怎么办啊?”这两个案例说的都是“自以为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听不进别人说话,或者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如果一个人总以为自己不错,他会连改变的想法都没有,所以也谈不上寻找改变的方法了。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做的很差,才会去改变,才会有这种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生活在自己认为的我以为当中,比如“我以为你今天吃过早饭了,所以我只买了我自己的早餐。”“我以为你还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过来,所以我延迟了半个小时才走,真没想到你提前了一个小时。”“我以为……”等等的,从刚刚的我以为当中,肯定可想而知对方听完之后愤怒的心情,他会想“你以为我吃早饭了,那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确认一下呢,害我一上午都要饿肚子,还在讲风凉话。”“你以为我会晚点到,为什么不提前联系我,害我在这等你一个多小时。”所有的我以为就是一个矛盾点的产生。

“我以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人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一直活在他世界的“我以为”当中,所以他不会去改变。这反而要庆幸现在的学习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之前的“我以为”,而且现在也在逐渐的改变以自我保护为中心的“我以为”原理。要有一个利人利己,对人对事负责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完善自己。

“我以为”是借口的一种,但我们大部分都习惯用“我以为”,而这样的口头禅恰恰是最无力的解释。去掉我以为,对错事不做解释,大胆承担后果,才是我们管理者应该有的风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