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读书

《无声告白》:不要做这样的父母

2018-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橡子熟了

文|橡子

撑着打架的双眼皮,终于看完了《无声告白》。

本书以“莉迪亚死了……”为开头,以沉稳内敛的文笔介绍一个花季少女之死。

1977年夏天,莉迪亚沉湖自杀。

死于父亲和母亲各自对自己的期望,死于对自己无力的救赎。

莉迪亚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孩子--沉默寡言的莉迪亚应该按照他们描绘过的轨迹成长。

生在移民家庭的黄种人詹姆斯希望女儿莉迪亚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融入美国社会,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同学融为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他一生都在寻求认同感,害怕和别人不一样。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他们会嘲笑他的黄皮肤,会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学他,然后捂着嘴笑,他无力在他人异样眼光下真正的认同自己。

他以为娶了白种人玛丽琳就能进入美国社会,融入他们的“群体”,摆脱这种“不一样”。但岳母却同样将他视为“不一样的存在。与之相反,詹姆斯的妻子玛丽琳害怕和别人一样。她不想成为母亲那种擅长烹饪,一生围着厨房转的女人,她想成为医生,她想成为职业女性。

但突然的怀孕打破了一切,她不得已辍学和詹姆斯结婚,然后接连的生养孩子。她离“医生”这个理想越来越远了。

尽管她中途不惜“离家出走”,甚至租了房子,报了社会大学课程,想要完成她的学业。但她这次又失败了,考试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只能任由詹姆斯开车接她回家,但她没有放弃当医生的愿望,而是把期望转移到了女儿莉迪亚身上。

背负着父母各自的期望,年少的莉迪亚只能“懂事”地承受着。

和她一样不得不背负父母期望生活的还有她的哥哥--内斯,他们一直坚信他能上哈佛。内斯也用尽全力考上了哈佛,只为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在这个气氛略显诡异的家庭里,只有内斯懂莉迪亚,兄妹俩因此有了某种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

但内斯考上哈佛要离开了,所以,莉迪亚慌了。她找不到倾诉者和懂她的人了。往后,她要独自面对这个诡异的家庭了。所以,莉迪亚选择了离开。

40年过去了,你我身边还有无数个“莉迪亚”在挣扎着,他们被父母”以爱之名“操控着生活,像绷紧了线的风筝。看似很自由,看似有无垠的天空任其翱翔,但线始终在他人手里。他们操控着方向,决定着你的人生起落。

也许莉迪亚也可以“懂事”地继续在父母的期望下生存,假装有很多好朋友,假装有良好的社交,假装爱生物课,假装很喜欢那些用书本代替的生日礼物……

但她撑不下去了,谁能撑那么久呢?

如果从一开始,莉迪亚就向母亲表明自己不爱生物化学课,不想做医生会不会好一点?如果一开始莉迪亚就向父亲坦承自己和他一样为社交困惑,放弃一次一次地假装和好朋友打电话会不会好一些?

但她没有勇气,做自己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但从什么时候开始,却成为了一种勇敢。

有这样的父母,整个家庭像一座孤岛,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每个人都自我封闭。

长子内斯用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来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她在家中就像一个隐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终于在女儿自杀后爆发,与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无辜,詹姆斯无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亚更是无辜,她只是为了讨好父母,却被母亲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内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内斯要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亚绝望无助,最终选择了了断自己。

莉迪亚的死换来了这个沉闷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的短暂的沉默和思索,也许他们意识到了莉迪亚为什么选择死,也许没有。他们一如既往地沉默,也许是在逃避真相。

莉迪亚原本可以不死的,但她就这样死去了。

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述说或者沟通过。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对方,而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甚至是玛丽琳自己,被梦想折磨得甚至想要放弃家庭,也没有试图跟詹姆斯透露心迹。

是爱吗?不全是。

也许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间都存在着误解,又都深知告白也无用。只能压抑着,挣扎着,想要摆脱命运的控制,又恨不下心来顽抗。

莉迪亚死了,真正的妥协许只能这样了,那么多无力的挣扎和误解在莉迪亚的死亡中消融。

但是,莉迪亚本可以不死的,不要做这样的父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